洱海湖滨带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23
作者
尹延震 [1 ]
储昭升 [1 ]
赵明 [2 ]
李泽坤 [2 ]
叶碧碧 [1 ]
金相灿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2] 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水质; 时空变化; 植被恢复; 湖滨带; 洱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对洱海全湖128km湖滨带及其外围敞水区水质进行了为期1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湖滨带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处于Ⅲ类水平,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氮和总磷;湖滨带水质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夏、秋季水质污染重于冬、春季,最重时期是11月.水质空间变化表现为北部污染重于南部,西部重于东部;临近村落、农田区湖滨带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明显高于临近林地、山地区湖滨带;强风浪水动力扰动下,湖滨带近岸(离岸0~60m范围,水深≤2.5m)区域水体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明显高于远岸(离岸70~190m范围,水深3.0~8.0m)区域,而在弱风浪下,离岸远近水质差异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92 / 11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 [J].
金相灿 ;
胡小贞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3) :374-379
[2]   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中的主要科学问题——代“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专栏序言 [J].
金相灿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1) :21-23
[3]   风浪作用下太湖草型湖区水体N、P动态负荷模拟 [J].
尤本胜 ;
王同成 ;
范成新 ;
钟继承 ;
尹洪斌 ;
李宝 ;
龚海龙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1) :33-38
[4]   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J].
秦伯强 .
生态学报, 2007, (11) :4848-4858
[5]   洱海总磷、总氮污染现状分析 [J].
杨晓雪 .
云南环境科学, 2006, (S1) :113-115+112
[6]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J].
颜昌宙 ;
金相灿 ;
赵景柱 ;
叶春 ;
王中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360-364
[7]   云南洱海沉水植被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J].
胡小贞 ;
金相灿 ;
杜宝汉 ;
朱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1) :1-4+84
[8]   强弱风浪扰动下太湖的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水科学进展, 2004, (06) :775-780
[9]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J].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2, (03) :193-202
[10]   洱海生物群落的历史演变分析 [J].
吴庆龙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1999, (03) :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