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系统及其动力学

被引:24
作者
肖安成 [1 ]
杨树锋 [1 ]
程晓敢 [1 ]
党玉琪 [2 ]
陈新领 [2 ]
陈元忠 [3 ]
王亮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敦煌分院
关键词
右行走滑; 冲断构造; 运动学; 柴达木盆地; 南祁连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于断裂系统分析和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证实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的主要构造形成时间为上新世以后,变形样式为一系列右行走滑冲断构造。走滑冲断构造带内部的断层在平面上呈分支复合,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断层上、下盘地层层序无法直接对比。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形成于南祁连由北向南的斜向推覆作用,而主要应力来源于柴达木地块北缘由南向北的陆内俯冲作用。用一个运动学模型解释了柴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作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7+494 +4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走滑-冲断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思路 [J].
魏国齐 ;
李本亮 ;
肖安成 ;
陈汉林 ;
杨树锋 .
地学前缘, 2005, (04) :397-402
[2]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白垩世古构造活动的特征研究 [J].
肖安成 ;
陈志勇 ;
杨树锋 ;
马立协 ;
巩庆林 ;
陈元忠 .
地学前缘, 2005, (04) :451-457
[3]   阿尔金构造系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逆冲活动 [J].
郑荣章 ;
徐锡伟 ;
王峰 ;
李建平 ;
计凤桔 .
地震地质, 2005, (03) :361-373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 [J].
王步清 ;
肖安成 ;
程晓敢 ;
何光玉 ;
陈汉林 ;
杨树锋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 (02) :225-230
[5]   柴达木古近纪—新近纪盆地的形成演化 [J].
李明杰 ;
郑孟林 ;
曹春潮 ;
张军勇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87-90
[6]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J].
姜波 ;
徐凤银 ;
彭德华 ;
周建勋 ;
金法礼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6) :81-86
[7]   柴达木第三纪湖盆沉积演化史 [J].
赵加凡 ;
陈小宏 ;
杜业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41-44
[8]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 [J].
周建勋 ;
徐凤银 ;
朱战军 .
地球学报, 2003, (04) :299-304
[9]   甘肃省党河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和青藏高原隆升 [J].
王伴月 ;
邱占祥 ;
王晓鸣 ;
颉光普 ;
谢骏义 ;
W.Downs ;
邱铸鼎 ;
邓涛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3, (01) :66-75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锡铁山左行逆冲断裂及地质意义 [J].
王根厚 ;
冉书明 ;
李明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3) :2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