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苷元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模式的理论研究

被引:3
作者
刘鹏 [1 ]
王晶晶 [1 ,2 ]
徐为人 [1 ]
刘巍 [1 ]
刘冰妮 [1 ]
汤立达 [3 ]
机构
[1]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市新药设计与发现重点实验室
[2]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3]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黄酮苷元; 对接计算; 结合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利用对接方法对黄酮苷元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合模式和能力进行研究,以阐明黄酮苷元类生物活性作用的理论基础。方法:从RCSB Protein Data Bank数据库检索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晶体结构,收集黄酮苷元类配体,用Schrodinger 8.0软件对受体和配体进行对接计算,分析受体和配体的作用模式和对接分数。结果:EGFR和黄酮苷元类配体能够较好对接,其作用模式大致分为Ⅰ、Ⅱ和Ⅲ3种,结合能力强的配体在活性结合位点可见氢键形成和亲脂基团,5、7位和4′位的取代对结合模式的影响较大。3、7、3′、4′位的取代的变化对结合能力影响较大。结论: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存在与EGFR较好的结合,其中可能有选择性和多靶标的EGFR抑制剂存在,其取代位置和方式可以影响结合模式和能力,对于研究黄酮苷元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分子模拟的理论与实践.[M].陈正隆; 徐为人; 汤立达;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黄酮苷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模式的理论研究 [J].
王晶晶 ;
刘巍 ;
徐为人 ;
刘鹏 ;
刘冰妮 ;
汤立达 .
中草药, 2009, 40 (03) :420-423
[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与应用研究 [J].
耿敬章 ;
冯君琪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07) :19-21
[4]   沙棘叶黄酮糖苷生物转化黄酮苷元研究 [J].
刘萍 ;
郑亚安 ;
王怡斯 ;
孙君社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6, (06) :996-1000
[5]   槲皮素及其异构体分子的结构性质研究 [J].
石慧霞 ;
蒋刚 ;
高涛 ;
朱正和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 (10) :1204-1208
[6]   生物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J].
张甘良 ;
汪钊 ;
鄢洪德 .
生物学杂志, 2005, (0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