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陈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李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苑津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
[2]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关键词:
梯次利用电池;
剩余容量;
内阻;
核电状态;
D O I:
10.16308/j.cnki.issn1003-9171.2017.06.003
中图分类号:
TM912 [蓄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对提高其全寿命周期利用价值、降低锂动力电池成本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梯次利用电池的价值,对其进行分选以及对其进行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从电池容量、内阻、荷电状态等几个关键指标出发,以某充换电站退役电池为研究对象,对电池模组和串联组进行了一系列充放电循环试验。对比分析了电池模组与串联组的容量、欧姆内阻、极化内阻等主要性能参数的衰变特性,研究结果对实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车用动力电池测试与性能评估技术分析
[J].
钟侃
;
袁瑞铭
;
邬小波
;
田海亭
;
巨汉基
;
田晓溪
.
华北电力技术,
2015, (01)
:65-70

钟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袁瑞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邬小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田海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巨汉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田晓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2]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进展
[J].
韩路
;
贺狄龙
;
刘爱菊
;
马冬梅
.
电源技术,
2014, 38 (03)
:548-550

韩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贺狄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刘爱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马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3]
用于储能系统的梯次利用锂电池组均衡策略设计
[J].
马泽宇
;
姜久春
;
文锋
;
郑林锋
;
郭宏榆
;
时玮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03)
:106-111+117

马泽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文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亿能通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梯次利用锂离子动力电池试验特性分析
[J].
李香龙
;
陈强
;
关宇
;
王玉坤
;
刘秋降
.
电源技术,
2013, 37 (11)
:1940-1943

李香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陈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并网风电场电能质量和稳定性中的应用
[J].
张步涵
;
曾杰
;
毛承雄
;
金玉洁
;
王云玲
.
电网技术,
2006, (15)
:54-58

张步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曾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玉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王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6]
电动汽车电池组离散特性的建模与分析
[J].
宫学庚
;
齐铂金
.
汽车工程,
2005, (03)
:292-295

宫学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齐铂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程时杰
;
文劲宇
;
孙海顺
.
电气应用,
2005, (04)
:1-2+4

程时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文劲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孙海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8]
电动汽车电池组连接方式研究
[J].
王震坡
;
孙逢春
.
电池,
2004, (04)
:279-281

王震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孙逢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10]
电动汽车电池组连接可靠性及不一致性研究
[J].
王震坡
;
孙逢春
.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2, (04)
:11-15

王震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孙逢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