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被引:53
作者
潘良云 [1 ]
谢结来 [2 ]
李明杰 [2 ]
郑孟林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区域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白垩纪-新生代; 酒泉盆地; 祁连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酒泉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北缘西部,是走廊盆地群西端的一个富油气盆地,按区内大地构造环境变迁、祁连造山带的形成演化、盆地内地层分布、构造变形特征,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早白垩世拉张断陷盆地演化阶段,晚白垩世-古新世挤压隆升阶段,始新世-渐新世坳陷和新近纪挤压盆地演化阶段。早白垩世拉张断陷阶段控制了下白垩统烃源岩及储集相带的分布,凸起区有利于形成潜山油气藏;晚白垩世-古新世的挤压隆升形成盆地的反转构造圈闭;始新世-渐新世坳陷和新近纪挤压盆地演化促进了烃源岩成熟演化,形成了众多的构造圈闭,是盆地油气聚集的主要时期。新生代前陆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构造油气藏及早白垩世断陷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是酒泉盆地今后油气重点勘探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酒西坳陷青南次凹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史 [J].
高波 ;
程克明 ;
张大江 ;
涂建琪 ;
胡咏 ;
杨智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288-293
[2]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26-132
[3]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建议 [J].
郑和荣 ;
李铁军 ;
蔡立国 ;
龙胜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56-161
[4]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J].
赵贤正 ;
夏义平 ;
潘良云 ;
谢结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2) :222-227+124
[5]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的叠合演化 [J].
李明杰 ;
郑孟林 ;
曹春潮 ;
张军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54-57
[6]   酒西盆地老君庙构造带油气来源的探讨 [J].
李伟 ;
刘宝珺 ;
吕涛 ;
白淑艳 ;
付建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30-32
[7]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J].
李相博 ;
郭彦如 ;
王新民 ;
丁兆海 ;
完颜容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4) :299-301+266
[8]   酒西盆地青西地区油气藏裂缝研究 [J].
马国福 ;
魏军 ;
汪满福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1) :44-45+3
[9]   酒西盆地油气形成与勘探方向新认识(一)——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及生油潜力 [J].
陈建平 ;
陈建军 ;
张立平 ;
钟宁宁 ;
王智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19-22+14
[10]   酒泉盆地群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 [J].
任战利 ;
刘池阳 ;
张小会 ;
吴汉宁 ;
陈刚 ;
李进步 ;
马团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5) :63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