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昔格达组下伏砾石层成因和时代探讨与古金沙江河谷发育

被引:23
作者
赵希涛 [1 ]
胡道功 [2 ]
张永双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攀枝花市; 上新世; 河流相; 砾石层; 金沙江河谷发育; 青藏高原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P534.6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03 ;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和讨论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沿金沙江分布、并以炳草岗地龙箐剖面为代表的昔格达组湖相沉积下伏的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及其河流相成因。根据前人对昔格达组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为4.2/3.28~2.6/2.12/1.78MaBP的上新世中、晚期或至早更新世早期,表明其下伏厚达50m的砾石层的形成时代约为4.2~4.5/5MaBP的上新世早期。早上新世金沙江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金沙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金沙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主夷平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这对于探讨古金沙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四川冕宁昔格达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及意义 [J].
姚海涛 ;
赵志中 ;
乔彦松 ;
李朝柱 ;
王书兵 ;
王燕 ;
陈永生 ;
蒋复初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74-84
[2]   玉龙山西麓更新世冰川作用及其与金沙江河谷发育的关系 [J].
赵希涛 ;
张永双 ;
曲永新 ;
郭长宝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35-44
[3]   云南丽江地区大具盆地早更新世金沙江砾石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赵希涛 ;
张永双 ;
胡道功 ;
曲永新 .
地质通报, 2006, (12) :1381-1386
[4]   泸定昔格达组时代认定与古环境 [J].
王书兵 ;
赵志中 ;
乔彦松 ;
蒋复初 .
第四纪研究, 2006, (02) :257-264
[5]   四川泸定昔格达组的堰塞湖成因及其意义 [J].
陈智梁 ;
孙志明 ;
L.H.Royden ;
张选阳 .
第四纪研究, 2004, (06) :614-620
[6]   金沙江东流的研究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17-322
[7]   四川泸定昔格达组时代及其新构造意义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赵志中 .
地质学报, 1999, (01) :1-6
[8]   晚新生代金沙江形成时代与过程研究 [J].
张叶春 ;
李吉均 ;
朱俊杰 ;
陈晔 ;
潘保田 ;
况明生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8, (02) :45-50
[9]   长江三峡贯通的时代及意义 [J].
张叶春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2) :52-56
[10]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与金沙江水系发育 [J].
吴锡浩 .
山地研究, 1989, (02) :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