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籼稻区试产量构成的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志刚
王磊
廖西元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 区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我国7个水稻主产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的水稻中籼区试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3因素中,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于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表明每穗实粒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子,应采取各种措施主攻大穗。生产上应提高栽插密度,通过增加基本苗来保证一定的有效穗数,在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条件下通过增加每穗实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分析 [J].
高良艳 ;
周鸿飞 .
辽宁农业科学, 2007, (01) :26-28
[2]   江西早杂组合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及高产早杂组合选育途径的探讨 [J].
肖宇龙 ;
余传元 ;
雷建国 ;
李马忠 ;
旷一相 ;
邱在辉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1) :21-23
[3]   四川中籼中熟杂交水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 [J].
吕建群 ;
曾宪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0) :184-186
[4]   杂交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郑玉美 .
福建稻麦科技, 2005, (02) :5-6+12
[5]   我国长江流域籼稻品种选育进展及改良策略 [J].
杨仕华 ;
程本义 ;
沈伟峰 ;
廖西元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2) :3-7
[6]   辽宁省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 [J].
孙占慧 ;
张树林 ;
徐正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8-11
[7]   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及其选育途径的探讨 [J].
旷一相,肖宇龙 .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02) :16-20
[8]   水稻结实率和若干生理因素的品种间差异及其相关研究 [J].
杨从党 ;
周能 ;
袁平荣 ;
贺庆瑞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3)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