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郯庐断裂带两侧的“盆”“山”耦合演化看前白垩纪“郯庐断裂带”的性质

被引:22
作者
吴根耀 [1 ]
马力 [2 ]
梁兴 [3 ]
陈均亮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苏油田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公司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两侧; 造山带; 磨拉石盆地; 火山岩盆地; 陆表海沉积; 构造边界; 前白垩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郯庐断裂带的前身是3条重要的边界断裂(古郯庐断裂、辽渤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因而前白垩纪其两侧的"盆""山"发育分属不同的造山动力学和成盆动力学系统。其西,扬子微大陆与华北微大陆之间的秦岭-大别造山带是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带,兴-蒙造山带是海西期的阿尔泰型(增生弧型)造山带,燕山运动时两者都成为陆内造山带。"郯庐断裂带"以东,苏鲁造山带是苏皖地块与胶辽微大陆之间的燕山期碰撞造山带,延吉-清津造山带是胶辽微大陆与兴凯地块之间的印支期碰撞造山带;更北则是由一系列外来地体沿敦化-密山断裂拼贴在西伯利亚次大陆之上而形成的斜向汇聚-剪切造山带(属板间造山带)。在此基础上,分为海西—印支期、侏罗纪和白垩纪3个时代,详细剖析了"郯庐断裂带"两侧与上述造山作用耦合的典型的磨拉石盆地和火山岩盆地的演化及其对比,证实前白垩纪"郯庐断裂带"两侧的盆地各有其独立的发育史,不是被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错断的同一个盆地。对"郯庐断裂带"两侧古生代—三叠纪陆表海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西的扬子微大陆、华北微大陆、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与其东的苏皖地块、胶辽微大陆、兴凯地块曾分属独立的构造单元。早白垩世时,随着新特提斯洋的部分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上述3条边界断裂连接成郯庐断裂带并成为陆内的左行走滑断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2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84 条
[31]   赣江断裂带中生代的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梁兴 ;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2006, (01) :64-80
[32]   郯庐断裂中段管帅拉分盆地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J].
周建波 ;
程日辉 ;
刘建辉 .
地质科学, 2005, (04) :38-50
[33]   大别造山带折返剥露历史:来自合肥盆地南缘中生界变质岩碎屑的证据 [J].
李双应 ;
王道轩 ;
刘因 ;
李任伟 ;
孟庆任 ;
岳书仓 .
地质科学, 2005, (04) :70-83
[34]   造山带古地理学——在盆地构造古地理重建中的若干思考 [J].
吴根耀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405-416
[35]   The Yanshanian orogeny and two kinds of yanshanides in Eastern-Central China [J].
Wu, GY .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5, 79 (04) :507-518
[36]   郯庐断裂带的同造山运动 [J].
朱光 ;
王勇生 ;
牛漫兰 ;
刘国生 ;
谢成龙 .
地学前缘, 2004, (03) :169-182
[37]   大别山东缘郯庐两期走滑剪切带形成的温压条件与造山带折返的关系 [J].
王勇生 ;
朱光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宋传中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228-238
[38]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Dabie Mountains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 ZHU Guang, HOU Minjin, WANG Yongsheng, LIU Guosheng and NIU Manlan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Geological Survey of Anhui, Hefei, Anhui 230001.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4(04)
[39]   Early Cooling History of Eclogites from the Dabie-Sulu Orogen: Constraints from Diffusion Kinetics of Garnet [J].
CHEN Daogong and CHENG Hao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
ActaGeo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 2004, (03) :848-853
[40]   “盆”“山”耦合和脱耦:进展,现状和努力方向 [J].
吴根耀 ;
马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1) :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