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国家——社会”相互融吸的整体性治理:良政善治的中国逻辑

被引:17
作者
曾盛聪 [1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整体性治理; 国家与社会; 治理范式; 民主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为当代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进行了目标校准和方法论定位。在快速变动的复杂社会中,政府既要走出单一主体"独孤求剑"的格局,又要避免陷入西方去政府中心论的窠臼。国家融吸社会的整体性治理,既是中国的良政善治之道,也是"能动社会"的实现方式,它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兼容、治理形式和谐共治、治理手段民主协商、治理成果社会共享,契合了东方国家的政治组织方式与政治价值生态,成就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治理模式。为此,我们亟需跳脱西方治理范式的理想化想象和虚幻性迷局,遵照于当代中国国家建构与政府治理的逻辑,既要强化整体性治理中的政府中心地位,又要提升社会自组织能力与治理能效,还要致力于完善政府与社会的制度化联系与协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协商民主、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 [J].
易承志 .
学术月刊, 2016, 48 (03) :66-79
[2]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组织发展:一个分析框架 [J].
金太军 .
学海, 2016, (01) :16-21
[3]   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分层建构 [J].
金太军 ;
张振波 .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02) :115-120
[5]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 [J].
林尚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8) :22-46+204
[7]   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 [J].
郁建兴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01) :86-93
[8]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J].
徐勇 .
东南学术, 2006, (04) :18-27
[9]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10]  
中国超越.[M].张维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