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 条
智慧教育之“为何”与“何为”——关于智能时代教育的表现性与建构性特征分析
被引:34
作者:
黄荣怀
刘梦彧
刘嘉豪
张定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数字化转型;
表现性特征;
建构性特征;
教育信息化;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3.01.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契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教育期待发展的目标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赋予了智慧教育全新的特征,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表现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智慧教育系统的建构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实践取径”,其中表现性特征应符合共识性、指向性和稳定性原则,具体表现为(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2)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估,(3)泛在的智慧学习环境,(4)持续改进的教育文化,(5)教育包容与公平的坚守,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五个关键特征。建构性特征应符合操作性、阶段性和多样性原则,具体表现为(1)积极性学生社交社群建构,(2)教师发展的优先支持计划,(3)合乎科技伦理的技术应用,(4)可持续的教育改革规划,(5)有效的跨部门跨域协同,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五个辅助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35
+3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