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锆石U-Pb年龄对额尔古纳地块构造归属的制约

被引:35
作者
表尚虎
郑卫政
周兴福
机构
[1]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关键词
额尔古纳地块; 锆石U-Pb测年样品; 古老结晶基底; 稳定陆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几年,有关额尔古纳地块基底性质的锆石U-Pb样品测年,为讨论额尔古纳地块的构造归属提供了重要资料。绿林林场兴华渡口岩群二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892±20Ma、韩家园子兴华渡口岩群含十字石榴二云片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1000~1100Ma、韩家园子兴华渡口岩群绿帘石化斜长角闪片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816±27Ma、韩家园子达拉罕片麻杂岩(区域上相当于呼中地区凤水山片麻杂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981.0±6Ma~820±3Ma等数据,表明兴华渡口岩群及其相伴的变质深成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拉伸纪(青白口纪)至成冰纪(南华纪)早期。兴华渡口岩群普遍发育混合岩化。根据韩家园子东兴华渡口群的建群处混合岩化长英质脉体的变质锆石U-Pb年龄431.5±1.6~430±16Ma,及葛文春等对塔河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表明,广布于额尔古纳地块上的众多早加里东期的后造山花岗岩是古生代早期额尔古纳地块快速隆升-剥蚀过程中所引起的降压导致下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而兴华渡口群的混合岩化作用是早加里东期的后造山花岗岩侵位后,残余岩浆于早志留纪对兴华渡口群混合岩化作用的结果。部分测年样品中岩石的蚀源区或围岩的2800Ma、2600Ma、2400Ma、2200Ma、1888Ma等数据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内的确存在着相当于新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古老结晶基底。漠河地区门都里河一带出露的"兴华渡口群"的岩石组合为以含石墨为特征的孔兹岩系,可与黑龙江省东部麻山岩群、兴东岩群大马河岩组相对比。据此,额尔古纳地块的古老的结晶基底可能位于漠河地区门都里河一带,其东南侧出露的兴华渡口岩群系新元古代中期大陆边缘增生产物,早古生代后造山花岗岩的侵位、焊接,使其转化为稳定的陆块。
引用
收藏
页码:1262 / 12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麻山杂岩的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 [J].
任留东 ;
王彦斌 ;
杨崇辉 ;
韩娟 ;
颉颃强 ;
李林山 .
岩石学报, 2010, 26 (07) :2005-2014
[2]   大兴安岭北端漠河地区早古生代埃达克质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秦秀峰 ;
尹志刚 ;
汪岩 ;
郭原生 ;
刘旭光 ;
周世强 .
岩石学报, 2007, (06) :1501-1511
[3]   大兴安岭韩家园子和新林地区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 [J].
苗来成 ;
刘敦一 ;
张福勤 ;
范蔚茗 ;
石玉若 ;
颉颃强 .
科学通报, 2007, (05) :591-601
[4]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J].
葛文春 ;
隋振民 ;
吴福元 ;
张吉衡 ;
徐学纯 ;
程瑞玉 .
岩石学报, 2007, (02) :423-440
[5]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岩体的时代及对额尔古纳地块构造归属的制约 [J].
葛文春 ;
吴福元 ;
周长勇 ;
A.A.Abdel Rahman .
科学通报, 2005, (12) :1239-1247
[6]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J].
吴元保 ;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16) :1589-1604
[7]   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地质构造 [J].
孙广瑞 ;
李仰春 ;
张昱 .
地质与资源, 2002, (03) :129-139
[8]   黑龙江黑河变质地层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 [J].
表尚虎 ;
赵海滨 ;
傅俊 .
中国区域地质, 2000, (04) :445-447
[9]   中国北方石墨矿床及赋矿孔达岩系碳同位素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J].
陈衍景 ;
刘丛强 ;
陈华勇 ;
张增杰 ;
李超 .
岩石学报, 2000, (02) :233-244
[10]   黑龙江省塔河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表尚虎 ;
李仰春 ;
何晓华 ;
周兴福 ;
马丽玲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1)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