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203
作者
葛文春 [1 ]
隋振民 [1 ]
吴福元 [2 ]
张吉衡 [1 ]
徐学纯 [1 ]
程瑞玉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大兴安岭东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1Ma。结合本区和邻区其它早古生代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限定了大兴安岭东北部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的时限为460~500Ma。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显示,本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εHf(t)多数介于+1.5~+3.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1.4Ga,表明其主要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兴安地块其它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与兴安地块主要为显生宙地壳的特点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4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大兴安岭韩家园子和新林地区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
    苗来成
    刘敦一
    张福勤
    范蔚茗
    石玉若
    颉颃强
    [J]. 科学通报, 2007, (05) : 591 - 601
  • [2]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隋振民
    葛文春
    吴福元
    张吉衡
    徐学纯
    程瑞玉
    [J]. 岩石学报, 2007, (02) : 461 - 480
  • [3] 大兴安岭东北部哈拉巴奇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成因
    隋振民
    葛文春
    吴福元
    徐学纯
    王清海
    [J]. 世界地质, 2006, (03) : 229 - 236
  • [4] 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武广
    孙丰月
    赵财胜
    李之彤
    赵爱琳
    庞庆帮
    李广远
    [J]. 科学通报, 2005, (20) : 96 - 106
  • [5] Emplacement age of the Tahe granite and its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nature of the Ergun block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Da Hinggan Range[J]. Abdel Rahman A. 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18)
  • [6]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岩体的时代及对额尔古纳地块构造归属的制约
    葛文春
    吴福元
    周长勇
    A.A.Abdel Rahman
    [J]. 科学通报, 2005, (12) : 1239 - 1247
  • [7] U-Pb同位素定年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
    徐平
    吴福元
    谢烈文
    杨岳衡
    [J]. 科学通报, 2004, (14) : 1403 - 1410
  • [8]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袁洪林
    吴福元
    高山
    柳小明
    徐平
    孙德有
    [J]. 科学通报, 2003, (14) : 1511 - 1520
  • [9]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增生
    吴福元
    孙德有
    林强
    [J]. 岩石学报, 1999, (02) : 22 - 30
  • [10] 黑龙江省塔河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表尚虎
    李仰春
    何晓华
    周兴福
    马丽玲
    [J].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1) : 29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