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32
作者
武广
孙丰月
赵财胜
李之彤
赵爱琳
庞庆帮
李广远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矿产资源研究所
[3]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后碰撞花岗岩; SHRIMP U-Pb年龄; 早古生代; 地球化学; 额尔古纳地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漠河县洛古河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另有少量的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分为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2个单元.石英闪长岩单元SiO2含量介于54.79%58.30%之间,Na2O/CaO为0.79~1.53,Shand指数介于0.77~0.82之间,为准铝质岩石;二长花岗岩单元SiO2含量介于65.29%66.45%之间,Na2O/CaO为1.73~3.43,Shand指数多数<1.05,为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为180.18~344.32μg/g,具Eu负异常(0.33~0.82),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a/Yb)N介于4.12~10.45),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富集Rb,Th,U,K,La,Ce,Nd,Hf,Zr和Sm等元素,而强烈亏损Ba,Nb,Ta,Sr,P和Ti等元素.其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洛古河岩体形成于挤压体制向拉张体制转换的构造环境,属后碰撞花岗岩类.石英闪长岩单元和二长花岗岩单元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17±9和504±8Ma.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标志着萨拉伊尔运动结束于500Ma左右,表明位于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北支在早古生代期间已经封闭,完成了古亚洲洋北洋的演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重建的制约
    李锦轶
    莫申国
    和政军
    孙桂华
    陈文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157 - 168
  • [2] 大兴安岭北部绣峰组下部砾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李锦轶
    和政军
    莫申国
    AndreyA.Sorokin
    [J]. 地质通报, 2004, (02) : 120 - 129
  • [3] 漠河前陆盆地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区分析
    和政军
    李锦轶
    莫申国
    A.A.Sorokin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219 - 1226
  • [4] 小兴安岭西北部新开岭-科洛杂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苗来成
    范蔚茗
    张福勤
    刘敦一
    简平
    施光海
    陶华
    石玉若
    [J]. 科学通报, 2003, (22) : 2315 - 2323
  • [5] 内蒙古图林凯蛇绿岩中埃达克岩SHRIMP测年:早古生代洋壳消减的证据
    刘敦一
    简平
    张旗
    张福勤
    石玉若
    施光海
    张履桥
    陶华
    [J]. 地质学报, 2003, (03) : 317 - 327+435
  • [6] 内蒙古火成岩Sr-Nd同位素特征及成因
    邵济安
    洪大卫
    张履桥
    [J]. 地质通报, 2002, (12) : 817 - 822
  • [7] 佳木斯地块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
    吴福元
    S W ILDE
    孙德有
    [J]. 岩石学报, 2001, (03) : 443 - 452
  • [8] 中国东北麻山杂岩晚泛非期变质的锆石SHRIMP年龄证据及全球大陆再造意义
    Simon A Wilde
    吴福元
    张兴洲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35 - 50
  • [9] 内蒙古东北部及周边地区前中生代构造发展演化史
    王道永
    王成善
    杜思清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4) : 3 - 5
  • [10] 中国东北及邻区若干地质构造问题的新认识
    李锦轶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339 -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