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认知与响应

被引:5
作者
李云龙 [1 ,2 ]
周宇庭 [1 ,2 ]
张宪洲 [1 ]
沈振西 [1 ]
石培礼 [1 ]
余成群 [1 ]
武建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移民; 减畜; 草畜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退牧还草"工程对促进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及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小型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藏北羌塘地区6县10乡(镇)的100户牧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结果表明,大多数牧民认可并支持"退牧还草"工程,81%的牧民认为工程能有效促进草地恢复;依据草原保护奖励机制(试点)补偿标准,74%的牧民支持长期(10年以上)的生态补偿;考虑生态移民后的生计保障问题,52%的牧民不愿意移民到城镇。因此,有必要及时完善"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并使其与生态移民工程相结合,以实现西藏羌塘牧区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共赢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788 / 7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金南,庄国泰主编, 2006
[12]   黄河源区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绩效与问题 [J].
赵成章 ;
贾亮红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37-41
[13]   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 [J].
芦清水 ;
赵志平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43-152+277
[14]   退牧还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J].
浦华 ;
王济民 ;
郑彦 .
草原与草坪, 2008, (06) :75-77+82
[15]   藏北羌塘高原气候变化的时空格局 [J].
王景升 ;
张宪洲 ;
赵玉萍 ;
沈振西 ;
石培礼 ;
余成群 .
资源科学, 2008, (12) :1852-1859
[16]   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机理分析 [J].
边多 ;
李春 ;
杨秀海 ;
边巴次仁 ;
李林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254-262
[17]   藏北那曲地区草地退化动态评价 [J].
毛飞 ;
张艳红 ;
侯英雨 ;
唐世浩 ;
卢志光 ;
张佳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2) :278-284
[18]   退耕退牧还草农牧户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 [J].
赵爱桃 ;
刘天明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01) :112-116
[19]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原因述评 [J].
崔庆虎 ;
蒋志刚 ;
刘季科 ;
苏建平 .
草业科学, 2007, (05) :20-26
[20]   近40年那曲地区日照时数和风速变化特征 [J].
毛飞 ;
卢志光 ;
郑凌云 ;
张佳华 .
气象, 2006, (09)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