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干、湿环境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的环流背景和地面特征分析
被引:33
作者:
郑淋淋
[1
,2
]
孙建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江淮和黄淮流域;
环流形势;
地面特征;
“S”流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7~2010年暖季(6~9月)发生在江淮和黄淮流域46个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地面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根据整层可降水量小于或大于等于50mm将这些个例发生的环境分成干环境(10个个例)和湿环境(36个个例)。干环境下发生强对流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槽后型和副高边缘型,湿环境下的天气形势可分为槽前型、副高边缘型和槽后型,湿环境下有明显的暖湿区配合。湿环境下槽前型发生的概率最高,地面系统较为复杂,有静止锋、倒槽、冷锋和暖锋,而干环境下在本研究的个例中无槽前型发生。干、湿环境下副高边缘型的对流,从地面到500hPa都发生在副高后部的"S"流型的拐弯处,但部分湿环境个例低层有切变线。干环境下槽后型的发生概率较高,而湿环境下发生概率则相对较少。由这些研究表明,干、湿环境下强对流系统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91 / 904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