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演化趋势的熵变化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玉明
机构
[1]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地理环境; 熵; 有序度;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 [一般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地理环境系统的演化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的有序度变化与其总熵值变化反相关;当总熵变为负时,系统的有序度增大,从而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之亦然。结合前人有关地理环境熵变研究成果的分析表明:自然地理环境的自发演化是朝着有序化方向发展的;大规模人类活动对城市系统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推动了其有序化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有负,正面影响表现为对低熵物质与能量的增量生产,体现在农产品增收、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负面影响表现为消费与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低熵物质与能量的消耗和向环境排放"三废"与散热,导致地理环境中低熵成分存量的减少和熵增扩大,已引起普遍担忧。自然地理环境"本底"演化的有序化指向和大幅增产低熵能源的技术可能性启示我们:通过引入更多低熵物质与能量和减少熵排放,可以促使地理环境的演化继续指向有序化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08 / 15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基于信息熵和协整理论的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 [J].
双文元 ;
郝晋珉 ;
黄晓英 ;
张玲娥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6) :249-255
[2]   地理系统模拟的CA模型理论探讨 [J].
周成虎 ;
欧阳 ;
马廷 ;
覃彪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833-838
[3]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J].
刘俊 ;
陆玉麒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4) :307-313
[4]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5]   熵流与大气系统的演变 [J].
柳崇健 ;
刘英 ;
徐辉 .
大气科学, 2007, (06) :1251-1256
[6]   基于耗散理论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弹性管理研究 [J].
杨琳 ;
何芳 .
地理科学, 2007, (05) :655-660
[7]   物理学中的熵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J].
张东 ;
张宁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4-8
[8]   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 [J].
陈彦光 .
城市规划, 2006, (08) :24-30
[9]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地理科学, 2005, (04) :26-32
[10]   基于GIS和信息熵的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分析——兼论系统无序度、复杂性与多样性 [J].
王宗明 ;
张柏 ;
黄素军 ;
李建平 ;
宋开山 ;
段洪涛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