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VC地位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37
作者
刘海云
毛海欧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动态比较优势; 全球价值链;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5.08.004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使用2000~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包括中国在内39个国家的GVC地位指数,分析各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低于发达国家,但前者呈现上升态势,后者出现下降趋势。利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方法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对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规律,发现: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得到提升,但影响逐渐递减;交易费用下降促进国际分工地位上升,但作用效果随其降低逐渐下降;当人力资本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国际分工地位才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门槛水平后,其对国家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消失;公共产品的增加有利于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J].
王岚 .
统计研究, 2014, 31 (05) :17-23
[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 [J].
周升起 ;
兰珍先 ;
付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3-12
[3]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出口增加值核算 [J].
徐久香 ;
方齐云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1) :34-44
[4]   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析 [J].
张海燕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0) :65-76
[5]   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J].
胡昭玲 ;
宋佳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3) :15-25
[6]   内部动力与后发国分工地位升级——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 [J].
杨高举 ;
黄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25-45+204
[7]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J].
李梅 ;
柳士昌 .
管理世界, 2012, (01) :21-32+66
[8]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 [J].
黄先海 ;
杨高举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82-100
[9]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J].
张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1) :28-39
[10]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