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照”:指导性案例的适用逻辑

被引:13
作者
雷槟硕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适用方式; 性质/效力; 参照; 逻辑结构;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当前学界对指导性案例的研究多着眼于性质/效力,但对于司法实践而言,更重要的是其适用方式。并且,性质/效力与适用方式分置于本体论与方法论两个视阈。探析指导性案例的性质/效力为适用奠定基础,但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作为一项司法实践技术,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必须梳理清楚适用方式——"参照"的逻辑:附着于演绎推理的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指法官裁判案件的基本三段论。但当面对大前提(Rn法条)的模糊、冲突等问题,通过以该法条为连接点的案例检索,获得指导性案例GC-xx,并类比待决案件C与GC-xx的要件相似性,在盖然相似性的基础上,将GC-xx的裁判要点用于补强Rn的模糊、冲突等问题,强化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进一步增强指导性案例的实践操作性,使法官"能用""敢用""会用"指导性案例。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3]   反思指导性案例的援引方式——以《〈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为分析对象 [J].
孙光宁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4) :90-102
[4]   指导性案例适用方法研究 [J].
吴君霞 ;
秦宗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2) :144-151
[5]   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实证研究——以261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J].
赵瑞罡 ;
耿协阳 .
法学杂志, 2016, 37 (03) :115-123
[6]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与适用问题研究 [J].
郭明瑞 ;
瞿灵敏 .
江汉论坛, 2016, (02) :135-142
[8]   准用性法条设置的理据与方法 [J].
刘风景 .
法商研究, 2015, 32 (05) :45-53
[9]   指导性案例法源地位再反思 [J].
雷磊 .
中国法学, 2015, (01) :272-290
[10]   参照指导性案例的技术和方法 [J].
郭琳佳 .
人民司法, 2014, (17)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