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换角”驱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被引:17
作者
刘宏
乔晓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创新模式“换角”; 高质量经济发展; 国际经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2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其动能也随之需要转换,动能的转换应该有相应的创新模式支撑,即由模仿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的"换角"。然而,创新模式"换角"却身陷"模仿创新"的漩涡。日韩作为"东亚增长奇迹"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创新"换角"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采用经验分析和OLS回归的研究方法,从创新产出和投入视角对中日韩三国进行交叉对比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新模式"换角"阶段;二是"换角"不是摒弃原有创新模式,而是创新模式主角的转换;三是这种"换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过程;四是错过这一时机将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据此,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换角"阶段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21]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J].
唐未兵 ;
傅元海 ;
王展祥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31-43
[22]   中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问题 [J].
赵夫增 ;
王胜光 ;
程郁 ;
王旭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29 (02) :158-171
[23]   人力资本:国家自主创新的长期驱动力量——基于日本创新转型的实证分析 [J].
高锡荣 ;
张薇 ;
陈流汀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3) :149-155
[24]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17+28
[25]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26]   经济转型与创新:认识、问题与对策——2013·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J].
彭泗清 ;
李兰 ;
潘建成 ;
郝大海 ;
韩岫岚 ;
韩践 ;
王云峰 ;
董博 .
管理世界, 2013, (09) :9-20
[27]   中国工业的创新模式与绩效——基于2003—2011年间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孙早 ;
宋炜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6) :44-56
[28]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29]   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 [J].
代中强 .
经济评论, 2010, (06) :85-97
[30]   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 [J].
易先忠 ;
张亚斌 ;
刘智勇 .
世界经济, 2007, (03)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