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元古宙鹰峰环斑花岗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胡能高 [1 ]
王晓霞 [2 ]
孙延贵 [3 ]
申文环 [1 ]
蔡欢欢 [1 ]
陈云杰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柴达木北缘; 鹰峰岩体; A型花岗岩; 环斑花岗岩;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7.04.004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元古代鹰峰岩体的主体是环斑花岗岩,与其共生的岩石有石英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环斑花岗岩高碱(Na2O+K2O=8.49%~9.39%)、富钾(K2O/Na2O=1.12~1.43),铝近饱和,高铁镁比值[(ΣFeO)/MgO=4.91~7.19];富Rb、Ba、Ga、Th、Zr、Nb、Ta,贫Cr、Ni、V;高ΣREE(392.24×10-6~594.76×10-6),稀土元素强分异[(La/Lu)N=12.67~17.09],弱铕负异常(δEu=0.58~0.78),显示碱性花岗岩的特征,与密云环斑花岗岩相似。石英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具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征;与环斑花岗岩相比,其Rb、Ba、Ga、Nb、Ta、Th、Hf、Zr低,而Ni、Cr、V高;ΣREE较低(ΣREE=77.04×10-6~129.85×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但(La/Lu)N的比值较小(11.62~14.06),铕异常更弱(δEu=0.69~0.93)。辉绿岩具低碱、高ΣFeO的特征,属拉斑玄武质,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相比,K2O等不相容元素高,具大陆拉斑玄武质的特征。辉绿岩的ISr(1776Ma)为0.7066,εNd(1776Ma)为+3.6,环斑花岗岩的ISr(1776Ma)为0.7181,εNd(1776Ma)为-5.5,显示辉绿岩起源于年轻的地幔,花岗质岩浆主要源自古老的地壳。综合分析显示,这些侵入岩形成于伸展背景,是北半球中元古代非造山环斑花岗岩的成员之一,在加里东期卷入到柴北缘造山带的古老地壳中。这在世界上提供了一个古老克拉通及环斑花岗岩卷入古生代造山带的一个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柴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J].
胡能高 ;
王晓霞 ;
孙延贵 ;
申文环 ;
蔡欢欢 ;
陈云杰 .
矿物学报, 2007, (02) :195-204
[2]   柴达木盆地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体的岩相学特征 [J].
胡能高 ;
申文环 ;
王晓霞 ;
孙延贵 ;
蔡欢欢 ;
陈云杰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4) :1-9
[3]   秦岭环斑结构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及岩石学意义——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J].
王晓霞 ;
王涛 ;
Ilmari Happala ;
卢欣祥 .
岩石学报, 2005, (03) :935-946
[4]   鹰峰环斑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邢作云 ;
卢欣祥 .
地球科学, 2005, (02) :153-158
[5]   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J].
肖庆辉 ;
卢欣祥 ;
王菲 ;
孙延贵 ;
尉向东 ;
邢作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93-1200
[6]   北秦岭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及构造环境——一种可能的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肖庆辉 .
岩石学报, 2003, (04) :650-660
[7]   都庞岭岩体环斑花岗岩的特征 [J].
刘耀荣 ;
贺春平 ;
刘富国 ;
郑基俭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3, (02) :23-29
[8]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缓 ;
吴才来 ;
李海兵 ;
张建新 ;
戚学祥 ;
宋述光 ;
万渝生 ;
陈文 ;
邱海峻 .
地质学报, 2003, (02) :163-176
[9]   环斑花岗岩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19-23
[10]   柴达木北缘德令哈地区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 [J].
张建新 ;
万渝生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孟繁聪 .
岩石学报, 2001, (03) :4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