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体的岩相学特征

被引:6
作者
胡能高 [1 ]
申文环 [1 ]
王晓霞 [2 ]
孙延贵 [3 ]
蔡欢欢 [1 ]
陈云杰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环斑结构; 环斑花岗岩; 鹰峰岩体; 柴北缘构造带; 中元古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野外调查表明,鹰峰环斑花岗岩体形成于中元古代,位于柴北缘构造带,呈透镜状夹持在剪切带间。同时代侵入的还有辉绿岩墙和石英闪长岩奥长花岗斑岩脉,构成双峰式岩石组合。该环斑花岗岩多具无奥环结构,卵形钾长石球斑十分发育,其体积分数多在50%60%,粒径多在2~3 cm,常以多晶集合体出现,出溶作用十分强烈。基质结构有中粗粒、细粒和显微文象结构等。石英、钾长石都具两个或多个世代,黑云母多结晶较晚。按矿物定量分类多属石英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类。与典型环斑花岗岩相比,该岩体有出露面积小,岩石类型单调,球斑含量大,大小较均匀且为多晶集合体,出溶作用强烈,基质结构多样,变质变形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部分起因于加里东期的改造,部分是该地区元古代岩浆作用个性的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J].
肖庆辉 ;
卢欣祥 ;
王菲 ;
孙延贵 ;
尉向东 ;
邢作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93-1200
[2]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的构造属性及形成时代 [J].
王惠初 ;
陆松年 ;
袁桂邦 ;
辛后田 ;
张宝华 ;
王青海 ;
田琪 .
地质通报, 2003, (07) :487-493
[3]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缓 ;
吴才来 ;
李海兵 ;
张建新 ;
戚学祥 ;
宋述光 ;
万渝生 ;
陈文 ;
邱海峻 .
地质学报, 2003, (02) :163-176
[4]   北秦岭老君山、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及其意义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肖庆辉 .
地质通报, 2002, (Z2) :523-529
[5]   柴北缘前震旦纪地层系统的新认识 [J].
辛后田 ;
郝国杰 ;
王惠初 ;
陈能松 ;
韩英善 ;
祁生胜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 (02) :113-119
[6]   北秦岭中生代沙河湾岩体环斑结构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地球学报, 2002, (01) :30-36
[7]   柴达木北缘德令哈地区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 [J].
张建新 ;
万渝生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孟繁聪 .
岩石学报, 2001, (03) :453-458
[8]   西秦岭发现奥长环斑花岗岩带 [J].
卢欣祥 ;
尉向东 ;
肖庆辉 ;
李荣社 ;
杨永成 .
地质论评, 1998, (05) :535-535
[9]  
华北地台北部非造山环斑花岗岩及有关岩石[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郁建华等著, 1996
[10]  
Die Feldspate des Granites von Eisenkappel (K?rnten) und seines Randporphyres[J] . Wolfram Richter.Tschermaks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 196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