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被引:14
作者
高秀兵 [1 ]
段学艺 [1 ]
张宝林 [2 ]
陈娟 [1 ]
何莲 [1 ]
胡华健 [1 ]
机构
[1]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关键词
绿茶; 加工; 卫生质量; 关键点; 农药残留; 重金属; 微生物;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2.03.003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为了解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质量安全污染状况及来源,并找出关键控制点,以贵州湄潭翠芽为例,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23.32%、100%和14.65%,以干燥工序农药降解率最大,杀青工序次之;铜和锌含量在各工序中无显著变化,但铅含量在杀青后显著增加;菌落数和大肠杆菌数随着加工的进行逐渐减少,霉菌数呈波形变化,在杀青后大量增加。在干燥工序,菌落数、霉菌数和大肠杆菌数均达到最小值。说明,杀青和干燥工序对绿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显著影响,是控制绿茶卫生质量安全的关键点,应引起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958 / 9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浙江省绿茶的微生物、重金属和磁性物污染情况研究.[A].林智;叶阳;罗列万;谭俊峰;吕海鹏;郭丽;陈丽燕;.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2006,
[2]  
绿茶生产加工中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分析.[A].朱金国;文国华;杨勇;钟文英;张运北;.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2007,
[3]   噻虫嗪在茶叶及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J].
赵秀霞 ;
张正竹 ;
胡祎芳 ;
苏婷 ;
侯如燕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 (03) :439-443
[4]   绿茶加工过程中有害微生物污染试验研究 [J].
朱建一 ;
肖宏儒 ;
钟成义 .
农业装备技术, 2010, 36 (01) :23-27
[5]   工夫红茶加工中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研究 [J].
黄建琴 ;
丁勇 ;
王宏树 ;
徐奕鼎 ;
袁自春 ;
胡善国 .
茶业通报, 2007, (04) :165-166
[6]   乌龙茶农药残留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 [J].
林金科 ;
李秀峰 ;
涂良剑 ;
林小端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2) :113-117
[7]   红茶初制过程中微生物消长趋势研究 [J].
胡淑霞 ;
朱大伟 .
中国茶叶加工, 2007, (02) :17-18
[8]   吡虫啉在茶叶和茶园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J].
剧晓青 ;
邓新平 ;
罗公树 ;
贺红周 ;
徐静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471-474
[9]   加工过程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 [J].
韩文炎 ;
梁月荣 ;
杨亚军 ;
石元值 ;
马立峰 ;
阮建云 .
茶叶科学, 2006, (02) :95-101
[10]   加工工艺对茶叶中敌敌畏残留降解的影响 [J].
孙继鹏 ;
杜德红 ;
徐召学 ;
汪东风 .
茶叶, 2005, (03) :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