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岚山Ⅰ型与A型复合片麻状变质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9
作者
胡建
邱检生
徐夕生
于津海
李真
机构
[1]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Ⅰ型和A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矿物化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5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山东日照岚山地区,出露有原岩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产物的Ⅰ型与A型复合的片麻状变质花岗岩体,前者特征矿物组合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而后者则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霓石+亚铁钠闪石+黑云母。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Ⅰ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的原岩成岩年龄为795±32Ma,而A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的原岩年龄则为772±26Ma,二者均经历了早中生代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并在220Ma左右遭受强烈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地球化学上,Ⅰ型和A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均具有高硅、富铁和贫镁的特征,但A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更富碱贫铝,其铝饱和指数仅为0.88~0.94,表现为准铝质,而Ⅰ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则具有准铝-弱过铝的特点(A/CNK=0.94~1.0)。在微量和稀土元素方面,A型片麻状变质花岗岩较Ⅰ型稀土总量高,且具有高场强元素富集的特征,富Ga,10~4×Ga/Al值为2.77~3.89。二类片麻状变质花岗岩具有不同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值分别为-6.26~-8.00和-3.73~-5.20,指示它们应具不同的岩浆源区,元素结晶分异模拟显示二者岩浆演化的历程也存在差异。岚山片麻状变质花岗岩叠加有"弧"和"裂谷"双重岩浆活动的地球化学印记,它们与由地幔柱上隆所引发的主动裂谷背景下岩浆作用产物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别。Ⅰ型与A型复合片麻状变质花岗岩的产出指示扬子板块北东缘在片麻状变质花岗岩原岩形成时(795~770Ma)应处于弧后伸展引发的被动裂谷环境的初始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9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 [J].
王德滋 ;
舒良树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362-370
[2]   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Nd同位素制约 [J].
胡建 ;
邱检生 ;
王汝成 ;
蒋少涌 ;
于津海 ;
倪培 .
岩石学报, 2007, (06) :1321-1333
[3]   赣东南富城杂岩体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 [J].
于津海 ;
王丽娟 ;
王孝磊 ;
邱检生 ;
赵蕾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41-1456
[4]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
[5]   胶南岚山头地区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 [J].
周开富 ;
薛怀民 ;
刘福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2) :109-122
[6]   苏鲁造山带胶东区段花岗片麻岩类的常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的证据 [J].
薛怀民 ;
刘福来 ;
孟繁聪 .
岩石学报, 2006, (07) :1779-1790
[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 [J].
梁凤华 ;
苏尚国 ;
游振东 ;
张泽明 .
中国地质, 2005, (02) :218-229
[8]   山东省日照市官山闪长玢岩锆石SHRIMP年龄:印支期岩浆热事件及其对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历史的限定 [J].
宋明春 ;
赵庆龄 .
地质通报, 2004, (12) :1254-1258
[9]   A型岩套的分类、判别标志和成因 [J].
刘昌实 ;
陈小明 ;
陈培荣 ;
王汝成 ;
胡欢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4) :573-591
[10]   鲁东官山榴辉岩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新发现及其对年代学的启示 [J].
宋明春 ;
金振民 ;
王来明 ;
张希道 ;
李远友 .
地质学报, 2003, (02) :238-24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