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
被引:18
作者:

梁凤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游振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
[4]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5] 北京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榴辉岩;
退变质过程;
折返;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位于大别—苏鲁这条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带上,孔内0~2000m的岩心中,各种榴辉岩占到50%以上。榴辉岩大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变质。依据榴辉岩中主要矿物绿辉石和石榴石的退变质程度,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可分为2个大阶段,4个亚阶段:第一大阶段(又分为轻微退变质、部分退变质)、第二大阶段(又分为退变质和强退变质)。总的退变质趋势是:石榴石逐渐被韭角闪石或黑云母+绿帘石替代;绿辉石逐渐被角闪石+钠长石后成合晶替代,硬玉(Jd)含量逐渐减少,并部分转化为霓辉石。榴辉岩在退变质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压条件为:峰期变质温度为697~831℃,压力3.0Gpa左右;部分退变质阶段温度为629~776℃,压力1.2~1.6Gpa;退变质阶段温度为550~650℃,压力0.5~0.7Gpa;强退变质阶段温度为300~400℃,压力0.30~0.35Gpa。综合岩石、矿物及形成温压条件等特征,推断榴辉岩的折返过程经历了两个大阶段:第一大阶段是近等温降压的快速折返(榴辉岩在此期间经历了第一大阶段的退变质),第二大阶段是降温降压的缓慢抬升(榴辉岩继而经历了第二大阶段的退变质)。绿辉石的完全退变质,既是划分榴辉岩两大退变质阶段的标志,同时也是区分两大折返阶段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科学目标及初步成果
[J].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4, (01)
:1-8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200米构造柱及变形构造初步解析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唐哲民
;
陈世忠
;
柴耀楚
;
李天福
;
陈方远
.
岩石学报,
2004, (01)
:53-72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唐哲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陈世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柴耀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李天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陈方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及周边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的识别
[J].
刘福来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泽明
;
薛怀民
;
李天福
.
岩石学报,
2004, (01)
:9-26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薛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天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岩相学特征与变质变形史
[J].
游振东
;
苏尚国
;
梁凤华
;
张泽明
.
岩石学报,
2004, (01)
:43-52

游振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梁凤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J].
张泽明
;
许志琴
;
刘福来
;
游振东
;
沈昆
;
杨经绥
;
李天福
;
陈世忠
.
岩石学报,
2004, (01)
:27-42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天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陈世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李海兵
;
杨天南
;
邱海峻
;
李天福
;
孟繁聪
;
陈世忠
;
唐哲民
;
陈方远
.
地质学报,
2003, (04)
:433-450+593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杨天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邱海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李天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陈世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唐哲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陈方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7]
江苏东海榴辉岩向斜长角闪岩转化的研究
[J].
杨天南
;
许志琴
;
陈方远
.
地质学报,
2003, (04)
:510-521+599

杨天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陈方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8]
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J].
杨经绥
;
刘福来
;
吴才来
;
万渝生
;
张建新
;
史仁灯
;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2003, (04)
:463-47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吴才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万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史仁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陈松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9]
苏鲁造山带南缘基础地质研究进展
[J].
潘明宝
;
陈火根
;
王浩
;
陈守矩
;
杜建国
;
贾根
.
江苏地质,
2003, (01)
:1-11

潘明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陈火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王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陈守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杜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10]
苏鲁地体超高压矿物的三维空间分布
[J].
刘福来
;
张泽明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2003, (01)
:69-84+148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