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搭格架热泉型铯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

被引:16
作者
赵元艺 [1 ]
聂凤军 [1 ]
侯增谦 [2 ]
李振清 [1 ]
赵希涛 [3 ]
马志邦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学; 热泉型铯矿床; U系法测年; 硅华; 搭格架;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6.03.007
中图分类号
P618.84 [铯];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在野外第四纪地质与地貌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搭格架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以U系法的全溶法和等时线法为主要手段,查明了矿床的成矿时代。根据泉华在野外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6套。第Ⅰ套为灰白色钙华;第Ⅱ~Ⅵ套为硅华,主要矿物为胶状和粒状蛋白石。硅华在长马曲河流阶地的位置分别为:第Ⅱ套,T5;第Ⅲ套,T4;第Ⅳ套,T3;第Ⅴ套,T2;第Ⅵ套,T2。泉华形成于5个阶段:403~202kaB.P.;99kaB.P.;39~25kaB.P.;17~4kaB.P.;现代。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藏搭格架热泉型铯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 [J].
赵元艺 ;
聂凤军 ;
侯增谦 ;
李振清 ;
赵希涛 ;
马志邦 .
矿床地质, 2006, (03) :281-291
[2]   藏南上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性质与分布:来自热水流体活动的证据 [J].
李振清 ;
侯增谦 ;
聂凤军 ;
孟祥金 .
地质学报, 2005, (01) :68-77
[3]   铯盐应用及铯(碱金属)矿产资源评价 [J].
董普 ;
肖荣阁 .
中国矿业, 2005, (02) :32-36
[4]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J].
侯增谦 ;
李振清 .
地质学报, 2004, (04) :482-493
[5]   铯的用途与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J].
黄万抚 ;
李新冬 .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03, (03) :18-20+41
[6]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铀系年代学研究 [J].
马志邦 ;
赵希涛 ;
朱大岗 ;
吴中海 .
地球学报, 2002, (04) :311-316
[7]  
5Ma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来自冈底斯带热水活动的证据[J]. 侯增谦,李振清,曲晓明,高永丰,华力臣,郑绵平,李胜荣,袁万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8]  
西藏温泉志[M]. 科学出版社 , 佟伟等著, 2000
[9]  
西藏地热[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著, 1981
[10]  
水热成矿新类型—西藏铯硅华矿床 .2 郑绵平,王秋霞,多吉等. 地质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