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补偿结构大功率感应充电系统谐振变换器

被引:19
作者
程志远 [1 ,2 ]
朱春波 [1 ]
魏国 [1 ]
宋凯 [1 ]
逯仁贵 [1 ]
田理达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感应充电; 补偿; 谐振; 频率分叉;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4.09.009
中图分类号
TM46 [变流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互感模型建立了一、二次侧分别采用串联与并联补偿结构的一次端口等效电路[9,10],依据谐振特性表达式提出了一次侧品质因数的设计准则。控制策略上采用变频控制方式,应用状态机结构控制一次侧谐振电流极值,确保谐振变换器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从而使得在无需获得二次侧信息的情况下即可保证系统最大功率传输。最后,设计了一台功率25kW、气隙12mm的感应充电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电动汽车新型感应充电系统的设计 [J].
杨民生 ;
王耀南 ;
张细政 ;
李建奇 .
汽车工程, 2009, 31 (08) :719-724+740
[2]   自治水下机器人一种新型非接触充电模式应用探讨 [J].
翁飞兵 ;
张凯 ;
潘孟春 ;
冯婷婷 .
海洋工程, 2009, 27 (02) :115-118
[3]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不同补偿拓扑的研究 [J].
周雯琪 ;
马皓 ;
何湘宁 .
电工技术学报, 2009, 24 (01) :133-139
[4]   串联补偿电压型非接触电能传输变换器的研究 [J].
徐晔 ;
马皓 .
电力电子技术, 2008, (03) :4-5+11
[5]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研究 [J].
孙跃 ;
王智慧 ;
戴欣 ;
苏玉刚 ;
李良 .
电工技术学报, 2005, (11) :56-59
[6]   可分离变压器实现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J].
韩腾 ;
卓放 ;
刘涛 ;
王兆安 .
电力电子技术, 2004, (05) :28-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