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TRMM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46
作者
李典 [1 ]
白爱娟 [1 ,2 ]
黄盛军 [3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 民航云南空管分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TRMM卫星; 强对流天气; 水平和垂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 Mission)多种探测结果,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发生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特征,综合分析了高原地区对流云特殊的水平、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强对流降水系统由几个孤立、零散的块状降水云团组成,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微波亮温的低值区也呈孤立、零散的块状分布,并且整个对流系统的云顶高度一致偏高,深厚强对流降水的雨谱主要集中在1~20mm.h-1的范围内,90%以上的深厚弱对流降水样本数和降水量都集中在0~5mm.h-1范围内,在垂直方向上呈被"挤压"状态。除云冰粒子集中在6~18km高度外,可降冰、可降水和云水粒子都集中在低层8km以下,冰雹天气表现为可降冰粒子在低层含量偏高。(2)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特征与其他地方的不同,表现为雨强较小,比平原地区明显偏弱,且对流云降雨样本在不同降雨率范围内分布不均匀,降水云团雨顶高度也远低于平原地区的对流云,地表降水率大值区与微波辐射亮温低值区呈不完全对称分布,潜热释放呈单峰型。(3)高原地区强对流系统发生时,垂直上升运动在400hPa达到最大,水汽主要集中在400hPa高度以下的范围内。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利用TRMM卫星资料对“07.7”川南特大暴雨的诊断研究 [J].
李德俊 ;
李跃清 ;
柳草 ;
顾清源 .
暴雨灾害, 2009, 28 (03) :235-240
[2]   基于TRMM卫星探测的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和潜热分析 [J].
傅云飞 ;
刘奇 ;
自勇 ;
冯沙 ;
李跃清 ;
刘国胜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1) :8-18
[3]   青藏高原雷暴的闪电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张廷龙 ;
郄秀书 ;
言穆弘 .
高原气象, 2007, (04) :774-782
[4]   夏季青藏高原与东亚及热带的降水廓线差异分析 [J].
刘奇 ;
傅云飞 ;
刘国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7, (08) :885-894
[5]   那曲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金晓中 ;
贡觉顿珠 .
西藏科技, 2007, (03) :61-63
[6]   TRMM卫星探测青藏高原谷地的降水云结构个例分析 [J].
傅云飞 ;
李宏图 ;
自勇 .
高原气象, 2007, (01) :98-106
[7]   西藏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危险性区划 [J].
张核真 ;
假拉 .
气象科技, 2007, (01) :53-56
[8]   TRMM卫星对一次冰雹降水过程的观测分析研究 [J].
何文英 ;
陈洪滨 .
气象学报, 2006, (03) :364-376+406
[9]   0302号(鲸鱼)台风降水和水粒子空间分布的三维结构特征 [J].
何会中 ;
程明虎 ;
周凤仙 .
大气科学 , 2006, (03) :491-503
[10]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 [J].
张翠华 ;
言穆弘 ;
董万胜 ;
张义军 .
高原气象, 2005, (05) :74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