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锌对小麦开花后氮、磷、钾、锌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被引:66
作者
韩金玲 [1 ]
李雁鸣 [1 ]
马春英 [1 ]
王文颇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关键词
小麦; 氮; 磷; 钾; 锌; 含量; 积累; 运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明确大田条件下施锌对小麦地上部器官氮、磷、钾、锌的积累量和转移量的影响,20012~002年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以专用强筋小麦(8901-11)和普通小麦(4185)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包括4个施锌水平(分别为施ZnSO4.7H2O 0、11.25、22.5和33.75 kg/hm2)。结果表明,各器官中Zn的含量变化在4.145~4.18 mg/kg,刚开花时及灌浆前期的含量以子粒>穗壳>叶片>茎秆,至接近成熟时则以子粒>叶片>穗壳>茎秆。每生产100 kg小麦子粒需要吸收Zn的范围在4.405.20 g之间。小麦成熟时吸收的Zn约为N或K2O的1/8001/700,为P2O5的1/5001/300。施锌后小麦各器官氮、磷、钾、锌的积累量及开花后向子粒的运转量增加,但施锌过多,这些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运转反而受到抑制。4185开花前吸收氮和磷的能力较强,而8901-11开花后吸收氮和磷的能力较强;而吸收钾和锌的能力与吸收氮和磷的情况相反。8901-11氮、磷、钾、锌的积累量基本随施锌量增加而提高,以施硫酸锌22.53~3.75 kg/hm2的积累量最高;而4185以施硫酸锌11.25 kg/hm2的积累量最高。因此,在施用大量元素的基础上,普通小麦以施硫酸锌11.25 kg/hm2为宜,而强筋小麦以施硫酸锌22.53~3.75 kg/hm2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钾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
王旭东 ;
于振文 ;
樊广华 ;
潘庆民 .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05) :16-18
[2]   小麦品种与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研究 [J].
王姣爱 ;
贾文兰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9, (06) :53-55
[3]   公顷产9000kg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研究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王月福 ;
田奇卓 .
作物学报, 1999, (05) :541-547
[4]   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J].
李芳贤 ;
王金林 ;
李玉兰 ;
刁希强 .
玉米科学, 1999, (01) :73-77
[5]   锌锰肥对玉米吸收氮磷钾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J].
田士明 ;
王梅芳 ;
张韶华 ;
程红旗 ;
张金琢 .
土壤肥料, 1999, (01) :44-45
[6]   氮磷肥对小麦、玉米籽粒氨基酸的影响 [J].
夏培桢,王少仁 .
土壤肥料, 1995, (02) :9-13
[7]  
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韩金玲.河北农业大学 2003
[8]  
Uptake of zinc by rye, bread wheat and durum wheat cultivars differing in zinc efficiency[J] . Plant and Soil . 1999 (2)
[9]  
Residual effects of subsoil zinc and oilseed rape genotype on the grain yield and distribution of zinc in wheat[J] . Harsharn Singh Grewal,Robin D. Graham.Plant and Soil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