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Y7柱样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6
作者:

张卫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贾铁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陆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瞿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中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
[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来源:
关键词:
长江口;
水下三角洲;
磁性特征;
地球化学;
粒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 [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长江口水下三角洲380cm长的Y7柱样为对象,在磁性测量、地球化学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近百年以来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磁性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是主导Y7柱样磁性特征的主要矿物,相比常量元素和粒度的均一组成,磁性特征存在显著的垂向变化。220cm以下,频率磁化率(fd)、非磁滞剩磁磁化率(ARM)、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SIRM)、ARM/以及ARM/SIRM随深度增加而下降,而退磁参数S-100mT和S-300mT则呈相反变化趋势;220cm以上,fd,,ARM/,ARM/SIRM以及S-100mT和S-300mT随深度变化不大,而SIRM和ARM则随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Y7柱样中硬剩磁(HIRM)随深度变化不大。结合Mn/Fe比值的变化,研究认为Y7柱样300cm以下层位,随深度增加沉积物磁性减弱和超顺磁颗粒急剧减少,还原成岩作用是重要因素之一,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因相对稳定而导致其在磁性矿物组合中的比例上升。此外,长江中上游主要支流泥沙贡献率的变化可能会对Y7柱样磁性特征有一定影响,但尚需进一步的工作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063 / 10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河海交互作用沉积与平原地貌发育[J].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 674 - 689王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傅光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张永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
- [2]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REE和Nd同位素制约[J].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 339 - 346杨守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韦刚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中国黄土和阿拉斯加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的两种模式探讨[J].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 210 - 220刘秀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夏敦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丁仲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JEBegt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University of Alaska,Fairbanks,AK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4]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及组合附视频[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 7 - 12王昆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王国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蔡善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窦衍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石学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程振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姜晓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5] 基于数字化海图与多时相卫星遥感的长江口九段沙形成演化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 391 - 396谢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兆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沈焕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
- [6] 长江河口区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 397 - 405韦桃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陈中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魏子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殷鸿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 [7] 黄铁矿加热过程中的矿相变化研究——基于磁化率随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 171 - 17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世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和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长江三角洲古环境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525 - 530杨达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陈可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舒肖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 [9] 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输沙量的减少及其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495 - 500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守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范代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 从孢粉、藻类化石组合看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粘土层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546 - 554覃军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国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洪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