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5种杜鹃属植物叶片光合特性及解剖结构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曹晓娟 [1 ,2 ]
刘建军 [2 ]
杨梅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杜鹃属; 光合特性;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5.21 [杜鹃花];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对分布于太白山海拔2 000~3 700 m的5种杜鹃属植物的叶片光合特性和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头花杜鹃分布于高山灌丛,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高,强光适应性好,耐荫性差;爬枇杷分布于3 000~3 400 m的太白红杉林下,光饱和点较低,光补偿点最高,利用强光能力较弱,生态幅较窄;金背杜鹃、药枇杷、秀雅杜鹃分布于2 000~3 200 m的红桦、牛皮桦林下,光补偿点低,耐荫性强,生态幅宽。在形态结构上,5种杜鹃的栅海组织比均远小于1,属耐荫植物。头花杜鹃叶表密被鳞片,栅栏组织发达,通气组织发达;爬枇杷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金背杜鹃叶下表皮密被毛,气孔密度最高,海绵组织排列疏松;秀雅杜鹃叶上下表皮密被鳞片;药枇杷的栅栏组织厚度最小,栅海组织比最低。研究表明,5种杜鹃属植物叶片结构特征的形成是对生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83 / 24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绿化植物叶片结构对光强的响应 [J].
游文娟 ;
张庆费 ;
夏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5) :22-25+33
[2]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的形态和解剖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J].
何涛 ;
吴学明 ;
贾敬芬 .
生态学报, 2007, (06) :2574-2583
[3]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10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J].
迟丽华 ;
宋凤斌 .
生态环境, 2006, (06) :1269-1273
[4]   中国野生杜鹃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J].
汪源 ;
鞠波 .
生物学杂志, 2006, (01) :43-44
[5]   青藏高原几种典型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J].
师生波 ;
李惠梅 ;
王学英 ;
岳向国 ;
徐文华 ;
陈桂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40-46
[6]   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J].
李芳兰 ;
包维楷 .
植物学通报, 2005, (S1) :118-127
[7]   野生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 [J].
冯正波 ;
庄平 ;
张超 ;
邵慧敏 .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05) :497-506
[8]   榉树叶片解剖构造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J].
赵旺兔 ;
彭冶 ;
丁雨龙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 (02) :52-57
[9]   川西茶区主栽品种光合强度与叶片结构相关关系的研究 [J].
唐茜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48-53
[10]  
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王勋陵,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