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与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

被引:54
作者
李浩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假诉讼; 调解书; 检察监督; 司法公正;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6.3 [检察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中虚假诉讼频发,对司法公正造成了严重损害。虚假诉讼案件大多采用调解方式结案。为了应对虚假诉讼形成的调解书,立法机关增加了人民检察院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解书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的规定。基于虚假诉讼形成的调解书损害的利益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有的损害了社会的经济秩序,有的妨害了社会管理政策,有的损害了案外第三人利益。虚假诉讼损害的是复杂客体,所有的虚假诉讼都损害了国家司法上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序良俗,因而对第三人利益造成损害的虚假诉讼的调解书也应当属于检察监督的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178 +1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角色、范围及实现 [J].
张剑文 ;
李清伟 .
时代法学, 2013, 11 (02) :48-56
[3]   论恶意诉讼及其法律规制 [J].
肖建华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 (04) :13-21
[4]   论虚假诉讼及其法律规制 [J].
朱健 .
法律适用, 2012, (06) :38-42
[5]  
诉讼调解检察监督路径研究[J]. 王亚明.福建法学. 2011 (04)
[6]   违法分户骗取拆迁补偿款构成诈骗罪附视频 [J].
宋旭 .
人民司法, 2011, (22) :59-62
[7]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重述 [J].
李浩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20-135
[8]   虚假诉讼定义辨析 [J].
周翔 .
河北法学, 2011, 29 (06) :193-197
[9]   驰名商标虚假诉讼成因及其应对之探究——由“康王”商标纠纷案引发的思考 [J].
马忠法 ;
王高平 .
西部法学评论, 2011, (01) :72-79
[10]   通过虚假诉讼占有国有不动产既未遂的判定 [J].
魏志超 ;
郝继红 .
中国检察官, 2009, (11) :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