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专才教育保留空间

被引:2
作者
周荣耀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通才教育; 专才教育; 人才培养观; 思维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通才教育是古代东西方共有的人才培养观;专才教育却只在西方有一个可观的历史阶段。虽然新科技革命之后,学科继续加速分化,但同时也提出了学科交叉整合的要求。因此,中西方各自惯有的整体辐合性与分析发散性思维方式需要相互学习。从人才思维方式的培养来看,西方在新科技革命后的"通识教育"却正是在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要求下,适合其自身学习整体辐合性思维方式之需要的举措;而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分析发散性思维,途径就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施专才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通才教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J].
陈火英 ;
曹林奎 ;
张农 .
教育探索, 2003, (12) :39-41
[3]   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张力附视频 [J].
李剑萍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5) :109-113+122
[4]   论大学本科的“元才教育” [J].
奉公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6-8
[5]   普通教育·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 [J].
李硕豪 .
高等农业教育, 2002, (06) :23-25
[6]  
知识与权力[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朱新梅, 2007
[7]  
共性与个性[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邢克超主编, 2004
[8]  
高等教育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薛天祥主编, 2001
[9]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应强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