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3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业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水土保持局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湖北省秭归县水土保持局
来源:
关键词:
N2O排放;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硝态氮;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42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菜地、旱地、林地、果园、水改旱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在-21~435μg·m-2·h-1之间变化,N2O年排放总量为菜地>果园>旱地>水改旱>林地,分别为447.14、313.57、167.00、124.87和7.24mg·m-2.土壤N2O排放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并与对应的大气及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2O排放通量与5 cm土壤温度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分及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69 / 12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淮海平原河北省范围内农田土壤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估算
[J].
李虎
;
王立刚
;
邱建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1994-200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邱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氮肥施用对紫色土-玉米根系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J].
项虹艳
;
朱波
;
况福虹
;
李侃
;
王玉英
;
郑循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413-42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况福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李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华南丘陵区冬闲稻田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J].
刘惠
;
赵平
;
孙谷畴
;
林永标
;
饶兴权
;
王跃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57-6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谷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饶兴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N2O排放对比观测研究
[J].
姚志生
;
郑循华
;
周再兴
;
谢宝华
;
梅宝玲
;
顾江新
;
王定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691-701

姚志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江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王定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南京郊区番茄地中氮肥的效应与去向
[J].
曹兵
;
贺发云
;
徐秋明
;
蔡贵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839-184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J].
张振贤
;
华珞
;
尹逊霄
;
徐振剑
;
何婷婷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1371-1374

张振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华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尹逊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徐振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何婷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7]
耕作制度对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江长胜
;
王跃思
;
郑循华
;
朱波
;
黄耀
.
环境科学,
2006, (02)
:207-213

江长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J].
叶欣
;
李俊
;
王迎红
;
刘恩民
;
李瑞雪
;
于强
;
陈炳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186-119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迎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恩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炳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禹城市水务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9]
沼泽湿地CO2、CH4、N2O排放对氮输入的响应
[J].
张丽华
;
宋长春
;
王德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8)
:1112-1118

张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宋长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德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0]
川中丘陵区冬灌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J].
江长胜
;
王跃思
;
郑循华
;
李晶
;
黄耀
;
韩广轩
;
张中杰
;
朱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539-544

江长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王跃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郑循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李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黄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韩广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张中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

朱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成都,成都,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