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浊度对菹草(Potamogeton cripus)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王文林
王国祥
李强
潘国权
马婷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及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体浊度; 菹草幼苗; 生长发育; 叶绿素荧光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 [感应性与植物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配置浊度为30、60、90、120、150 NTU和180 NTU的混浊水体,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幼苗分别移栽于上述水体中,观测菹草幼苗在各浊度水体中的生长发育状况,并用水下饱和脉冲叶绿素荧光仪(DIVING-PAM)测定菹草幼苗光合作用PSII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荧光产量(Yield)、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N)等指标。结果表明,菹草幼苗对混浊水体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30、60NTU和90NTU的混浊水体中,水体浊度对菹草幼苗的存活、生长发育及光合结构PSII影响不显著(p>0.05)。当水体浊度≥120NTU时,在短期(<10d)胁迫下,水体浊度对于菹草幼苗的存活、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10d),菹草幼苗虽能成活但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幼苗叶片受光胁迫时,能通过增加热耗散(qN)保护其光合结构PSII免受伤害;而更长时间的胁迫(80d),在高浊度(120、150 NTU和180 NTU)水体中的菹草幼苗开始大量死亡,其Fv/Fm、Yield、q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qN值的急剧下降,说明光合结构PSII开始受到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3586 / 35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枸杞光合功能的改善 [J].
惠红霞 ;
许兴 ;
李前荣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12) :2137-2142
[2]   高温对生长在加富CO条件下水稻离体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彭长连 ;
林植芳 ;
林桂珠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2) :91-96
[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 [J].
张守仁 .
植物学通报, 1999, (04) :444-448
[4]   淀山湖3种沉水植物的种子萌发生态 [J].
由文辉,宋永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196-200
[5]  
淡水生物学[M].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卢敏德主编, 2000
[6]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余叔文 主编, 1998
[7]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ACCLIMATION ON THE PHOTOINHIBITORY RESPONSES OF ULVA-ROTUNDATA BLID [J].
FRANKLIN, LA .
PLANTA, 1994, 192 (03) :324-331
[8]  
Role of the xanthophyll cycle in photoprotection elucidated by measurements of light-induced absorbance changes,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in leaves of Hedera canariensis[J]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90 (3)
[9]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ometer[J] . U. Schreiber,U. Schliwa,W. Bilger.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