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7
作者
张景廉
朱炳泉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兰州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欧洲; 亚洲; 大陆; 油气田; 分布; 构造体系; 同位素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最新同位素证据,中东—中亚地区应是古亚洲构造域部分而不是传统所称的特提斯构造域,世界油气田、中国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古亚洲构造域,而不是特提斯构造域;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分布还与太平洋型微陆块、Pb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有关。古亚洲构造域、太平洋型微陆块、Pb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三者的耦合是大型、超大型油气田的定位制约。中国准噶尔陆块(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东北佳木斯陆块(松辽盆地)已发现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其深部还有十分良好的勘探前景;而内蒙古的中蒙古块体,尽管仅有二连、陆家堡、海拉尔等中小油田,(在蒙古国有东方油田),但其勘探前景良好;中国未来的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将在这里发现。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6+445 +4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land-arc pillow lavas from southeast Yunnan Provinc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Paleo-Tethys in South China
    DONG Yunpeng & ZHU Bingquan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 (08) : 753 - 758
  • [2] 地质作用的自组织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
    於崇文
    [J]. 地学前缘, 2000, (01) : 13 - 42
  • [3] 大陆块体地球化学边界与成矿——兼论中国东秦岭金属矿集区的构造控制
    张正伟
    朱炳泉
    蔡克勤
    邓军
    王卫
    强立志
    [J]. 地学前缘, 2000, (01) : 87 - 95
  • [4] 成矿系统嵌套分形结构和自有序效应
    邓军
    杨立强
    方云
    丁式江
    王建平
    韩淑琴
    [J]. 地学前缘, 2000, (01) : 133 - 146
  • [5] 三论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关系──油气与膏盐
    张景廉
    郭彦如
    卫平生
    王新民
    赵应成
    张成君
    曹正林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4) : 310 - 313+359
  • [6] 大型矿床和成矿区(带)在混沌边缘
    於崇文
    [J]. 地学前缘, 1999, (01) : 86 - 103
  • [7] 中国大陆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探讨
    朱炳泉
    张景廉
    [J]. 勘探家, 1999, (01) : 12 - 17+5
  • [8] 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石油生成与演化
    张景廉
    朱炳泉
    涂湘林
    张平中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2) : 3 - 8+87
  • [9] 论地球科学
    刘光鼎
    [J]. 地学前缘, 1998, (01) : 3 - 5
  • [10] 壳幔化学不均一性与块体地球化学边界研究
    朱炳泉
    [J]. 地学前缘, 1998, (01)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