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控因素的煤层气富集区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勇 [1 ,2 ]
陈洪德 [1 ]
关达 [2 ]
蔡玉华 [2 ]
刘玉琦 [2 ]
郑四连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主控因素; 煤层气富集区; 地震预测; 地震反演; AHP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针对煤层气的特殊性及其地震预测的难点,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开展煤层气富集区地震多参数综合预测的思路与方法。选择SHS地区为试验靶区,通过地质分析总结出煤储层的构造形态、煤层厚度、盖层(顶板)岩性、沉积环境(煤质)、裂缝发育程度和煤储层物性(渗透性)等6项因素是控制本区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的主控因素,选用地震构造解释、地震属性分析、地震波阻抗反演、地震相分析、ESP裂缝检测、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分别进行预测分析;在相关性分析确定出各项地震技术预测成果权重系数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SHS地区煤层气富集区的综合预测。预测结果与煤层气钻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1+334 +3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D].唐湘蓉.成都理工大学.2005, 07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朱鹮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价 [J].
赵洪峰 ;
罗磊 ;
候玉宝 ;
付志超 ;
谢辉 ;
高学斌 .
资源科学, 2013, 35 (01) :50-58
[3]   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汤红伟 .
煤炭技术, 2012, 31 (03) :164-167
[4]   利用地震属性提取解释三维地震勘探中的构造 [J].
张湖钢 ;
张晓英 .
陕西煤炭, 2010, 29 (03) :102-103
[5]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油气运聚单元 [J].
申文静 .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 (03) :45-50+7
[6]   测井约束反演在预测煤矿岩浆岩分布中的应用 [J].
李园 ;
胡宝林 ;
董昌伟 ;
唐立华 ;
汪宏志 ;
徐德金 ;
孟波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5) :68-71
[7]   高阶相干技术在煤田断层检测中的应用 [J].
张绍聪 ;
董守华 ;
程彦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5) :65-67
[8]   煤层气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J].
刘雯林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2) :113-115
[9]   构造裂隙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 [J].
于在春 ;
陈桂桢 ;
王强 .
露天采矿技术, 2009, (02) :28+30-28
[10]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 [J].
王勃 ;
李景明 ;
张义 ;
王红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马京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