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到热液演化的包裹体记录——以骑田岭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21
作者
单强 [1 ,2 ]
廖思平 [3 ]
卢焕章 [1 ,2 ,4 ]
李建康 [5 ]
杨武斌 [1 ,2 ,6 ]
罗勇 [1 ,2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3]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4]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熔体包裹体; 熔体-流体包裹体; 岩浆-热液过渡; 不混溶作用; 骑田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骑田岭花岗岩是燕山期花岗岩早期多阶段侵入复式岩体,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它是富碱的、高分异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的构造环境。在其第二阶段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广泛发育着厘米级至米级似伟晶岩囊状体和石英晶洞,它们是富挥发份岩浆固结的产物,代表岩石形成过程经历了明显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研究在骑田岭黑云母花岗岩的石英中发现熔体-流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共存,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骑田岭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的似伟晶岩囊状体和石英晶洞是花岗质熔体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产物。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熔体-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大于530℃,说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温度不低于该温度;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285~417℃之间,盐度为11.7%NaCleqv,代表了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2~454℃,代表热液阶段流体的温度。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到似伟晶岩囊状体再到石英晶洞,岩浆-热液体系经历了富挥份熔体→熔体+高盐度流体→高盐度流体→低盐度流体的完整演化过程,形成了CaCl2-NaCl-H2O-CO2体系的岩浆热液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在流体包裹体和多晶熔体-流体包裹体中含有长石、方解石、金红石及金属氧化物等子矿物,暗示其所捕获的流体具有较强的成矿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11 / 15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湘南骑田岭花岗岩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锡成矿潜力 [J].
李晓敏 ;
胡瑞忠 ;
毕献武 ;
彭建堂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1) :80-92+108
[2]   湘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J].
双燕 ;
毕献武 ;
胡瑞忠 ;
彭建堂 ;
朱长生 ;
李大华 .
矿物学报, 2009, 29 (03) :363-372
[3]   南岭中段骑田岭花岗岩基的锆石U-Pb年代学格架 [J].
朱金初 ;
王汝成 ;
张佩华 ;
谢才富 ;
张文兰 ;
赵葵东 ;
谢磊 ;
杨策 ;
车旭东 ;
于阿朋 ;
王禄彬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8) :1112-1127+1170
[4]   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及其金属元素气相迁移研究进展 [J].
冷成彪 ;
张兴春 ;
王守旭 ;
秦朝建 ;
吴孔文 ;
任涛 .
地质论评, 2009, 55 (01) :100-112
[5]   骑田岭A型花岗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对芙蓉超大型锡矿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附视频 [J].
毕献武 ;
李鸿莉 ;
双燕 ;
胡晓燕 ;
胡瑞忠 ;
彭建堂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4) :539-548
[6]   南岭中西段燕山早期北东向含锡钨A型花岗岩带 [J].
朱金初 ;
陈骏 ;
王汝成 ;
陆建军 ;
谢磊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 (04) :474-484
[7]   南岭地区钨锡花岗岩的成矿矿物学:概念与实例 [J].
王汝成 ;
朱金初 ;
张文兰 ;
谢磊 ;
于阿朋 ;
车旭东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 (04) :485-495
[8]   芙蓉锡矿田骑田岭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组成及其对锡成矿的指示意义 [J].
李鸿莉 ;
毕献武 ;
胡瑞忠 ;
彭建堂 ;
双燕 ;
李兆丽 ;
李晓敏 ;
袁顺达 .
岩石学报, 2007, (10) :2605-2614
[9]   南岭地区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时限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郭春丽 ;
陈毓川 .
岩石学报, 2007, (10) :2329-2338
[10]   湘东南印支期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成矿能力差异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关系探讨 [J].
柏道远 ;
贾宝华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张晓阳 ;
陈必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5) :38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