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到热液演化的包裹体记录——以骑田岭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21
作者
单强 [1 ,2 ]
廖思平 [3 ]
卢焕章 [1 ,2 ,4 ]
李建康 [5 ]
杨武斌 [1 ,2 ,6 ]
罗勇 [1 ,2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3]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4]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熔体包裹体; 熔体-流体包裹体; 岩浆-热液过渡; 不混溶作用; 骑田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骑田岭花岗岩是燕山期花岗岩早期多阶段侵入复式岩体,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它是富碱的、高分异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的构造环境。在其第二阶段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广泛发育着厘米级至米级似伟晶岩囊状体和石英晶洞,它们是富挥发份岩浆固结的产物,代表岩石形成过程经历了明显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研究在骑田岭黑云母花岗岩的石英中发现熔体-流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共存,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骑田岭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的似伟晶岩囊状体和石英晶洞是花岗质熔体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产物。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熔体-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大于530℃,说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温度不低于该温度;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285~417℃之间,盐度为11.7%NaCleqv,代表了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2~454℃,代表热液阶段流体的温度。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到似伟晶岩囊状体再到石英晶洞,岩浆-热液体系经历了富挥份熔体→熔体+高盐度流体→高盐度流体→低盐度流体的完整演化过程,形成了CaCl2-NaCl-H2O-CO2体系的岩浆热液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在流体包裹体和多晶熔体-流体包裹体中含有长石、方解石、金红石及金属氧化物等子矿物,暗示其所捕获的流体具有较强的成矿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11 / 15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芙蓉锡矿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J].
双燕 ;
毕献武 ;
胡瑞忠 ;
彭建堂 ;
李兆丽 ;
李晓敏 ;
袁顺达 ;
齐有强 .
矿物岩石, 2006, (02) :57-65
[22]   湖南芙蓉锡矿田流体包裹体的He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流体来源示踪 [J].
李兆丽 ;
胡瑞忠 ;
彭建堂 ;
毕献武 ;
李晓敏 .
地球科学, 2006, (01) :129-135
[23]   湘南骑田岭芙蓉锡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分 [J].
李桃叶 ;
刘家齐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5, (03) :44-49
[24]   骑田岭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J].
邓希光 ;
李献华 ;
刘义茂 ;
黄革非 ;
侯茂松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2) :93-102
[25]   湖南骑田岭花岗岩与锡成矿的关系 [J].
汪雄武 ;
王晓地 ;
刘家齐 ;
常海亮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2) :1-12
[26]   湖南芙蓉锡矿床锡矿石和有关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毛景文 ;
李晓峰 ;
Bernd Lehmann ;
陈文 ;
蓝晓明 ;
魏绍六 .
矿床地质, 2004, (02) :164-175
[27]   湘东南地幔柱对大规模成矿的控矿作用 [J].
贾大成 ;
胡瑞忠 ;
李东阳 ;
卢焱 .
地质与勘探, 2004, (02) :32-35
[28]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侵位年龄和物质来源研究 [J].
朱金初 ;
黄革非 ;
张佩华 ;
李福春 ;
饶冰 .
地质论评, 2003, (03) :245-252
[29]   佛冈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J].
包志伟 ;
赵振华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1) :52-61
[30]   湖南芙蓉锡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J].
王登红 ;
陈毓川 ;
李华芹 ;
陈正宏 ;
余金杰 ;
路远发 ;
李寄嵎 .
地质通报, 2003, (01)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