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古土壤有机元素组成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7
作者
邓兵
李从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古土壤; 长江三角洲; 古环境; 有机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以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古土壤的有机元素组成和变化 ,并结合微形态及其它分析工作 ,探讨其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结果表明 ,古土壤层中成土程度强弱是影响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因素 ,随着成土程度的增强 ,土壤m(C) /m (N)的比值也相应增加 ;此外 ,古土壤有机质组分还是土壤暴露时间的反映 ,土壤暴露成土时间越长则越有利于有机组分的降解和转化 ;区域古地理条件差异也是影响古土壤有机元素组成的重要因素 ,干旱透气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和增强脱氮作用 ,从而形成m (C) /m (N)的高值 .
引用
收藏
页码:833 / 8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古土壤层及其古气候记录 [J].
邓兵,吴国瑄,李从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3) :3-5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发育的阶段性 [J].
陈庆强 ;
李从先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23) :2557-2559
[3]   东海颗粒有机物中的碳氮比 [J].
刘文臣 ;
王荣 ;
李超伦 .
海洋与湖沼, 1998, (05) :467-470
[4]   我国海洋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有机质通量及烃类化合物和脂肪酸分布特征 [J].
段毅 ;
崔明中 ;
罗斌杰 ;
宋金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442-446
[5]   湖泊沉积研究中一种定量估算陆源有机碳的方法 [J].
钱君龙 ;
王苏民 ;
薛滨 ;
陈如松 ;
柯善哲 .
科学通报, 1997, (15) :1655-1658
[6]   末次冰消期东亚和挪威海气候事件的对比 [J].
周卫建 ;
安芷生 ;
S.C.Porter ;
D.Donahue ;
A.J.T.Jull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60-264
[7]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埋藏古土壤及成土母质 [J].
李从先,陈庆强,李萍,丛友滋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439-444
[8]   晚更新世末期陆架沙漠化环境演化模式的探讨 [J].
赵松龄 ;
于洪军 ;
刘敬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42-146
[9]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 [J].
郑祥民,严钦尚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58-266
[10]   长江三角洲北翼全新统底界和“硬粘土层”的讨论 [J].
陈报章 ;
李从先 ;
业治铮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2) :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