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多尺度耕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22
作者
郭莎莎 [1 ]
胡守庚 [1 ,2 ,3 ]
瞿诗进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 景观格局; 演变特征; 多尺度; 长江中游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揭示区域耕地景观格局多尺度演变特征有助于从区域层面全面解读耕地利用状况,可为区域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手段,选取10个景观指数,从城市群、省域、流域3个不同空间尺度分析了长江中游1995~2014年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4年间,长江中游耕地总面积以平均每年308.21 km2的降速大量减少。其中,湖北、湖南、江西3省年均降速分别为185.12、70.26、52.76 km2/a,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年均降速分别为180.03、48.19、56.16 km2/a。(2)不同省份耕地景观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湖南省耕地连通性先增后减,景观的破碎度先减后增,而湖北省和江西省耕地景观的连通性和破碎度变化趋势则与湖南省恰好相反,且变化强度明显弱于湖南省。(3)不同城市圈(群)耕地景观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差异明显,作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地区,长株潭城市群耕地景观变化的剧烈程度明显高于长江中游经济带内的其他两大城市圈(群)。(4)不同尺度耕地景观格局在数量、面积、聚集度、多样性方面差异较大。而城市圈(群)作为省内重点发展区域,其耕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与其所处省份大致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637 / 16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新疆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及驱动力研究 [J].
李松 ;
张小雷 ;
李寿山 ;
杜宏茹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161-168
[12]  
多视角常州市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D].陈伟.南京大学.2014, 03
[13]   景观异质性研究评述 [J].
赵玉涛 ;
余新晓 ;
关文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4) :495-500
[14]   平行岭谷区都市城郊耕地景观演变案例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J].
王永艳 ;
李阳兵 ;
何太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8) :1027-1035
[15]   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 [J].
刘德林 ;
方炫 ;
李壁成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4) :206-210
[16]   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景观格局 [J].
白元 ;
徐海量 ;
刘新华 ;
凌红波 ;
赵新风 .
土壤学报, 2013, 50 (03) :492-500
[17]   中国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 [J].
齐杨 ;
邬建国 ;
李建龙 ;
于洋 ;
彭福利 ;
孙聪 .
生态学报, 2013, 33 (01) :275-285
[18]   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多尺度差异 [J].
雷雅凯 ;
贺丹 ;
田国行 ;
张军红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4) :687-693
[19]   江苏沿海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与驱动机制 [J].
王千 ;
金晓斌 ;
周寅康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5903-5909
[20]   苏南典型城镇耕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周锐 ;
胡远满 ;
苏海龙 ;
李月辉 ;
许博涵 ;
武占云 ;
张凤娥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5937-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