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廉晓娟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贻忠
[
1
]
刘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武仁
[
3
]
李明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明悦
[
2
]
郑金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郑金玉
[
3
]
机构
: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来源
:
天津农业科学
|
2009年
/ 01期
关键词
:
黑土;
有机质;
水稳性团聚体;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
0903 ;
090301 ;
摘要
:
对吉林省公主岭市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秋翻秋耙匀垄相比,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和全方位旋耕处理增加了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0~30cm范围内>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对于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显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应加以提倡。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岩溶山区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J].
李阳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李阳兵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魏朝富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谢德体
;
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高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0)
:232
-234
[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J].
王清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王清奎
;
汪思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汪思龙
;
高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高洪
;
刘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刘艳
;
于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于小军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360
-363
[3]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侯春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侯春霞
;
骆东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骆东奇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波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467
-470
[4]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5]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张子儒, 1986
←
1
→
共 5 条
[1]
岩溶山区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J].
李阳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李阳兵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魏朝富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谢德体
;
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高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0)
:232
-234
[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J].
王清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王清奎
;
汪思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汪思龙
;
高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高洪
;
刘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刘艳
;
于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于小军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360
-363
[3]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侯春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侯春霞
;
骆东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骆东奇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波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467
-470
[4]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5]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张子儒,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