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体变量的情景现场与现场描述语篇中的视点引导结构

被引:15
作者
刘大为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语体变量; 情景现场; 描述; 视点; 指示; 具身性; 耦合;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17.06.001
中图分类号
H3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本文从语体变量的理论设想出发,研究了现场描述语体的两个显著特征:插在描述主线上的视点引导结构和只能依靠指示引入描述对象的机制。认为这两个特征正是作为语体变量的情景现场所要求的言语交互性和当下感知性所造成的。对于前者论文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的视点概念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对于后者则在指示与指称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以上两种特征可以统一在视点引导结构的功能上,并引入了认知科学中的具身概念和耦合概念深化了对它的认识。论文最后提出,对现场描述语体的研究可能导致言语行为理论在奥斯汀的施效和记述二分之外发现新的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图像介入语篇后“这”的指向及功能变化 [J].
朱玉伟 .
当代修辞学 , 2017, (02) :64-75
[2]   从离身到具身:具身管理学的可能 [J].
翟贤亮 ;
葛鲁嘉 .
心理科学, 2017, 40 (01) :238-243
[3]   现场讲解中用于交互的句尾“了” [J].
刘娅琼 .
中国语文, 2016, (06) :665-677+766
[4]   当下亲历与认知、多模态感官系统与大数据研究模型——以新生婴儿亲历为例 [J].
顾曰国 .
当代语言学, 2016, (04) :475-513
[5]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叶浩生;.心理学报.2014, 07
[6]   论语体与语体变量 [J].
刘大为 .
当代修辞学, 2013, (03) :1-22
[7]   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J].
叶浩生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05) :705-710
[8]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J].
李其维 .
心理学报, 2008, 40 (12) :1306-1327
[9]   操作语体中动词论元结构的实现及语用原则 [J].
陶红印 .
中国语文, 2007, (01) :3-13+95
[10]   句嵌式递归与动词的控制功能 [J].
刘大为 .
语言研究, 2002, (04)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