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向佐湘 [1 ]
肖润林 [1 ]
王久荣 [1 ]
彭晚霞 [1 ]
夏艳珺 [2 ]
徐华勤 [2 ]
黎星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关键词
茶园; 间种白三叶草; 生态效应; 亚热带丘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2 [];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调节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茶叶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在连续5年间种白三叶草的幼年茶园和其相临的清耕茶园进行土壤分析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清耕茶园相比,间种白三叶草茶园土壤孔隙度高4.4%,有机质、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高24.1%,38.2%和16.2%,提高了表层土壤(0~20 cm)和春茶采摘期(4-6月)的土壤水分含量,延缓并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营造了有利于蚯蚓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在亚热带丘陵幼年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可整体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有助于茶叶的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
    李会科
    张广军
    赵政阳
    李凯荣
    [J]. 草业学报, 2007, (02) : 32 - 39
  • [2] 白三叶种间竞争与草地数量化管理指数的关系
    钟华平
    樊江文
    胡中民
    杜占池
    梁飚
    [J]. 草业学报, 2006, (04) : 21 - 29
  • [3] 白三叶与不同禾草混播群落17年稳定性比较研究
    王元素
    蒋文兰
    洪绂曾
    王堃
    [J]. 草业学报, 2006, (03) : 55 - 62
  • [4] 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茶-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探析
    董成森
    肖润林
    彭晚霞
    彭佩钦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2) : 198 - 202
  • [5] 水土保持耕作对夏种大豆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邵新庆
    沈禹颖
    王堃
    [J]. 草业学报, 2005, (06) : 82 - 86
  • [6] 高温干旱季节遮阳网覆盖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生理的影响
    肖润林
    王久荣
    汤宇
    刘永胜
    彭晚霞
    宋同清
    [J]. 生态学杂志, 2005, (03) : 251 - 255
  • [7] 洞庭湖典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氮及其垂直分布
    彭佩钦
    张文菊
    童成立
    王小利
    蔡长安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 49 - 53
  • [8] 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宗斌
    李伶俐
    房卫平
    谢德意
    杨铁刚
    [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 379 - 383
  • [9] 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
    黄道友
    王克林
    黄敏
    陈洪松
    吴金水
    张广平
    彭廷柏
    [J]. 生态学报, 2004, (11) : 2516 - 2523
  • [10] 新疆农田作物覆膜地温极值的时空变化
    李毅
    邵明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 2039 -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