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太空安全研究新范式
被引:7
作者
: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刘杨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刘杨钺
机构
:
[1]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来源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7年
/ 35卷
/ 02期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太空安全;
太空技术;
太空国际合作;
D O I
: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7.02.005
中图分类号
: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
1402 ;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
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来看,太空安全缘于各国发展太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往互动的社会实践。太空安全互动并不是单方面对国际政治施加影响的体系外变量,太空安全实践的社会过程内嵌在国际体系宏观社会进程里,共同构成了国际政治演化的内生动力。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集中代表者之一的太空技术以及支撑这种技术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太空安全演变中的根本性变量。"技术-权力-观念"的辩证互动蕴涵着太空安全进化冲突抑或进化合作的内在机理,预示着太空安全持续进化到包容、普惠、和谐状态的前景。在一定利益关系基础上展开的太空主体安全互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冲突与合作的关系状态。太空安全进化冲突抑或进化合作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多样的,主要取决于由太空技术决定的体系暴力控制、政治认同增强和规范机制的内化和遵循等关键性社会条件。为此,基于"和平发展"理念的既具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太空安全研究,应跳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权力政治"思维的窠臼,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与价值取向的研究体系,从而为推动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航天事业发展与太空国际合作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3+151 +151-15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天缘政治学研究:内涵、范式与价值——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
[J].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
社会科学,
2016,
(01)
:3
-14
[2]
外层空间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建构与持续进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
[J].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
国际观察,
2015,
(03)
:1
-16
[3]
国际社会的交往构成——交往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花勇
.
国际观察,
2014,
(05)
:52
-62
[4]
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刍议
[J].
何奇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
何奇松
.
社会科学,
2012,
(12)
:12
-24
[5]
脆弱的高边疆:后冷战时代美国太空威慑的战略困境
[J].
何奇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
何奇松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83
-204+208
[6]
论技术性级差空租与外空安全机制的成长
[J].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
东南亚纵横,
2008,
(05)
:91
-95
[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J].
李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
李滨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5)
:37
-44+5
[8]
主题·动力·范式·本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J].
胡宗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胡宗山
.
教学与研究,
2005,
(02)
:69
-75
[9]
空间政治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徐能武, 2015
[10]
道路自信[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玛雅, 2013
←
1
2
→
共 16 条
[1]
天缘政治学研究:内涵、范式与价值——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
[J].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
社会科学,
2016,
(01)
:3
-14
[2]
外层空间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建构与持续进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
[J].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
国际观察,
2015,
(03)
:1
-16
[3]
国际社会的交往构成——交往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花勇
.
国际观察,
2014,
(05)
:52
-62
[4]
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刍议
[J].
何奇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
何奇松
.
社会科学,
2012,
(12)
:12
-24
[5]
脆弱的高边疆:后冷战时代美国太空威慑的战略困境
[J].
何奇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
何奇松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83
-204+208
[6]
论技术性级差空租与外空安全机制的成长
[J].
徐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徐能武
.
东南亚纵横,
2008,
(05)
:91
-95
[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J].
李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
李滨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5)
:37
-44+5
[8]
主题·动力·范式·本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J].
胡宗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胡宗山
.
教学与研究,
2005,
(02)
:69
-75
[9]
空间政治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徐能武, 2015
[10]
道路自信[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玛雅, 201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