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的黄河源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未来不同情景模式的响应

被引:45
作者
侯建坤 [1 ]
陈建军 [1 ,2 ]
张凯琪 [1 ]
周国清 [1 ,2 ]
尤号田 [1 ,2 ]
韩小文 [1 ,2 ]
机构
[1]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2]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系统碳储量; 黄河源区;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GeoSoS-FLUS模型;
D O I
10.13227/j.hjkx.20220126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 t.(2) 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 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 t,较2020年增加3.92×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 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253 / 52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辛学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0
[2]  
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退化对青海湖北岸高寒草原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D].王振群.青海大学.2009, S2
[3]   黄河源区放牧家畜数量及空间分布无人机遥感调查 [J].
刘树超 ;
邵全琴 ;
杨帆 ;
郭兴健 ;
王东亮 ;
黄海波 ;
汪阳春 ;
刘纪远 ;
樊江文 ;
李愈哲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 (07) :1286-1295
[4]   后疫情时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与抉择 [J].
徐冠华 ;
刘琦岩 ;
罗晖 ;
梅永红 ;
黄写勤 .
遥感学报, 2021, (05) :1037-1042
[5]   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J].
刘洋 ;
张军 ;
周冬梅 ;
马静 ;
党锐 ;
马靖靖 ;
朱小燕 .
生态学报, 2021, 41 (10) :4052-4065
[6]   三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J].
孟宪红 ;
陈昊 ;
李照国 ;
赵林 ;
周秉荣 ;
吕世华 ;
邓明珊 ;
刘雨萌 ;
李光伟 .
高原气象, 2020, 39 (06) :1133-1143
[7]   2000-2016年黄河源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J].
刘启兴 ;
董国涛 ;
景海涛 ;
周俊利 ;
党素珍 ;
贾培培 .
水土保持研究, 2019, (03) :86-92
[8]   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数据集 [J].
徐丽 ;
何念鹏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9, 4 (01) :90-96
[9]   近40 a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及预测 [J].
许茜 ;
李奇 ;
陈懂懂 ;
罗彩云 ;
赵新全 ;
赵亮 .
干旱区研究, 2018, 35 (03) :695-704
[10]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2010—2016年新疆尉犁县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 [J].
徐自为 ;
张智杰 .
环境科学研究, 2018, 31 (11) :1909-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