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与排斥:城市居住资格的获得路径与机制——基于城市新移民居住权分层现象的讨论

被引:15
作者
赵晔琴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城市新移民; 城市居住资格; 居住权; 社会分层;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3.015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迄今对城市新移民的分层研究中,大都集中于户籍和职业流动层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日益重要的方面——居住。本文以解析"居住权"为切入点,将居住权利视作市民权/公民权的一部分,并以上海的政策文本为对象,剖析新移民"城市居住资格"的获得路径与机制及其表现出来的居住权分层现象。作者认为,"居住准入资格"是城市新移民的一个新的分层标准,这一标准背后是城市政策制定者基于城市利益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诉求,也是城市体制、机制互动和建构的动态过程。基于新移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城市政策采取了松紧的、有限开放的居住政策。这种居住政策的安排是城市社会的吸纳与排斥机制的作用,也是与城市利益、户籍制度相捆绑的结果。与此同时,城市居住资格也成为新移民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重要区隔。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层标准,居住权分层已经成为城市新移民群体阶层属性差异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社会分层下的居住逻辑及其中国实践 [J].
闵学勤 .
开放时代, 2012, (01) :110-118
[2]   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非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J].
侯慧丽 ;
李春华 .
北京社会科学, 2010, (05) :10-14
[3]   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 [J].
郑辉 ;
李路路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6) :65-86+244
[4]   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J].
刘传江 ;
程建林 .
经济学家, 2009, (10) :66-72
[5]   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 [J].
李强 .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04) :42-53
[6]   “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 [J].
赵晔琴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118-132+244
[7]   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 [J].
陆益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49-162+207
[8]   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 [J].
赵晔琴 .
社会, 2007, (06) :175-188+209
[9]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242
[10]   论居住权的法律地位 [J].
曾大鹏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