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及与秣食豆混播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连露
胡国富
李冰
崔国文
冀国旭
阎南南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秣食豆; 混播比例; 种植密度; 青贮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53 [];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在3个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密度(5.4,6.2,7.95万株·hm-2)基础上,分别按株数1∶1,1∶2,1∶3三个比例与秣食豆(Glycine max(L.)Merr)混播,以单播为对照,探究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及与秣食豆混播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种植密度为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时氨态氮含量最低,为5.42%。随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秣食豆混播比例增加,粗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3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8.09%,比同一种植密度单播提高19.67%。种植密度为7.95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时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了28.71%。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比较,种植密度为7.95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的处理得分最高,综合青贮品质最佳;其次是种植密度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2的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青贮玉米与拉巴豆混播营养价值及青贮品质研究.[D].刘美华.塔里木大学.2014, 03
[2]  
黑龙江省北部不同品种青贮玉米混播模式的研究.[D].高飞.东北农业大学.2009, 03
[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青贮玉米栽培密度及混播的研究.[D].刘惠青.东北农业大学.2008, 03
[4]  
混播方式对青贮玉米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D].李伟忠.东北农业大学.2006, 02
[5]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J].
翁月 ;
崔国文 ;
姚凤娇 ;
李冰 ;
李芳 ;
黄岩 ;
阎南南 ;
胡国富 .
草地学报, 2014, 22 (05) :1091-1095
[6]   白花草木樨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及有毒成分分析 [J].
李树成 ;
黄晓辉 ;
王静 ;
李东华 ;
王彦荣 .
草业科学, 2014, 31 (02) :321-327
[7]   不同混播方式对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J].
郑伟 ;
朱进忠 ;
加娜尔古丽 ;
李海 ;
张景路 .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 (05) :45-52
[8]   青贮玉米不同混播方式对饲料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李洪影 ;
高飞 ;
刘昭明 ;
崔国文 .
草地学报, 2011, 19 (05) :825-829
[9]   全株玉米与秣食豆单贮混贮效果的研究 [J].
顾雪莹 ;
玉柱 ;
郭艳萍 ;
孙启忠 ;
朝克图 .
草地学报, 2011, 19 (01) :132-136
[10]   扁豆与青贮玉米混种试验 [J].
齐宗元 ;
王密金 ;
刘智慧 ;
朱得新 .
现代化农业, 2010, (07) :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