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9
作者
翁月
崔国文
姚凤娇
李冰
李芳
黄岩
阎南南
胡国富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秣食豆; 物候期;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干草产量; 种子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2.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共和乡采集的3种野生不同种皮颜色的秣食豆(Glycine max)为材料,以公农535秣食豆为对照,对其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成分和种子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主要观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自的特异性状,为新品种选育确定合理的选育方向和目标。结果表明:黑色秣食豆干草产量最高,达到了9997.28 kg·hm-2,比褐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分别提高37.47%,39.52%和11.83%,其粗蛋白含量达到18.08%,加权关联度为0.8152,均高于其他秣食豆材料,因此可作为高产、优质秣食豆新品种的育种新材料。褐色秣食豆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0.50%,分别比黑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13.38%,17.82%和26.62%,可作为高蛋白优质秣食豆品种的育种新材料。黄色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达到了2512.53 kg·hm-2,分别比黑色、褐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9.16%,22.79%和11.78%,可作为提高秣食豆种子产量的育种新材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091 / 10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不同红三叶品种在兰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J].
宋超 ;
靳晓丽 ;
田新会 ;
杜文华 .
草地学报, 2012, 20 (04) :657-661
[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啃食强度对紫穗槐营养价值的影响 [J].
郭霞 ;
刘雪云 ;
周志宇 ;
粱坤伦 ;
王瑞 .
草业学报, 2012, 21 (02) :196-204
[3]   秣食豆栽培及饲用方法 [J].
张晓英 ;
赵艳平 ;
刘东军 .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 15 (01) :34-34
[4]  
Application of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Female Strains of Ficus awkeotsang Makino[J]. CHEN Yan-mei, WU Wen-shan*, LIU Ai-ping, DAI Ming-yue, CHEN You-l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Chinese Seed. 2011(00)
[5]   混播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J].
李晶 ;
李伟忠 ;
吉彪 ;
陈龙涛 ;
魏湜 ;
冯淑华 .
作物杂志, 2010, (03) :100-103
[6]   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J].
王桃 ;
徐长林 ;
姜文清 ;
周志宇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3) :68-75
[7]   四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营养品质及越冬率的综合评价 [J].
于辉 ;
姚江华 ;
刘荣 ;
崔国文 ;
侯少清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3) :108-111
[8]   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 [J].
吕林有 ;
何跃 ;
赵立仁 .
草地学报, 2010, 18 (03) :365-371
[9]   云南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J].
张鸭关 ;
薛世明 ;
匡崇义 ;
陈功 .
草业学报, 2007, (03) :69-73
[10]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J].
尹利 ;
逯晓萍 ;
傅晓峰 ;
李美娜 ;
郭建 .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03) :2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