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22
作者
杨斌 [1 ,2 ]
詹金凤 [1 ]
李茂娇 [1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学院
关键词
脆弱性; 生态环境; 岷江上游; 层次分析法(AHP);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以岷江上游流域TM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统计相关资料,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复杂因素构成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层次分解和重新构造,建立多目标要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取植被指数变化率、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及土壤类型5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因子,通过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Arc GIS平台下将各指标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岷江上游区域环境脆弱性评价图,再根据环境脆弱性指数阈值分级,将研究区环境脆弱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环境脆弱性表现较为强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造成该环境脆弱性的本质原因,该方法为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模式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矿区生态环境评价 [J].
马丽丽 ;
田淑芳 ;
王娜 .
国土资源遥感, 2013, 25 (03) :165-170
[2]   基于GIS的民勤县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化研究 [J].
李传华 ;
赵军 .
中国沙漠, 2013, 33 (01) :302-307
[3]   AHP法和GIS技术在城镇化空间发展分析中的应用——以低山丘陵革命老区梓潼县为例 [J].
杨斌 ;
顾秀梅 ;
姜晓鹏 .
国土资源遥感, 2012, (04) :169-174
[4]   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环境脆弱性效应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于振文 ;
张玉婷 ;
张海洋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1) :218-224
[5]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张云红 ;
王道杰 ;
江晓波 ;
计伟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3) :102-108
[6]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寒区高等级公路景观评价 [J].
许大为 ;
刘铁冬 ;
龚文峰 ;
朱紫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11) :108-110+117
[7]   GIS支持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汶川地震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J].
许冲 ;
戴福初 ;
姚鑫 ;
陈剑 ;
涂新斌 ;
孙瑜 ;
王志一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978-3985
[8]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边界动态及其影响域 [J].
杨兆平 ;
常禹 ;
杨孟 ;
胡远满 ;
布仁仓 ;
何兴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1972-1976
[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杨兆平 ;
常禹 ;
胡远满 ;
刘淼 ;
问青春 ;
张文广 .
生态学杂志, 2007, (06) :869-874
[10]   岷江上游植被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J].
李崇巍 ;
刘丽娟 ;
孙鹏森 ;
葛剑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