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被引:76
作者:
姜在兴
[1
]
田继军
[2
]
陈桂菊
[1
]
李熙喆
[3
]
张满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来源:
关键词:
川西;
龙门山;
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层序地层;
古地理;
物源;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古地理背景、物源、沉积类型和沉积相展布,明确了上三叠统存在龙门山古陆、米仓山—大巴山古陆、康滇古陆、江南古陆4个物源,识别出上三叠统海湾、冲积扇、曲流河、辫状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8种沉积相类型。层序Ⅰ沉积时期,盆地处于海陆交互相向陆相转变的时期,整体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发育海湾等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川西前陆盆地成为统一的内陆湖盆,其湖侵期为须家河期最大的湖侵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相沉积;层序Ⅲ沉积时期,米仓山—大巴山古陆提供充足的物源,在米仓山—大巴山两逆冲推覆带前缘广泛发育大型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层序Ⅳ沉积时期,主要受江南古陆的影响,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整体上,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受构造控制,具有平行构造带展布的特点。盆地西北部陡坡带发育粗粒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西南部陡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北部—东北部陡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东南部缓坡带则发育远源的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4
页数:12
相关论文